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西夷縱有強大海軍,想遠道而來亞洲。還是力有未逮。”朱永興緩緩說道:“目前還是要專注於國內戰爭,艦船的製造要快,暫時也要以滿足國內戰爭的需求為主。若說最大的,百噸戰艦便已經夠了;若要滿足江河作戰,五十噸以下或者再小一些,也足以打敗清軍。關鍵還是要多造,快造。”

江河作戰?段智英把對西夷海軍的驚愕收回來。琢磨著朱永興的話,試探著問道:“殿下,您是要建立長江水師?”

朱永興微笑點頭,讚賞段智英反應得快。“長江水師,再加上十三家,應該能牽制大量清軍無法南下參戰吧?海軍再到北方沿海趁虛而動,我軍在南方的行動便會更加順暢。”

看來水師大幅度擴充就在眼前了。段智英思緒開始翻飛,如果調自己到長江水師,怎麼辦呢?

段智英走了,朱永興又考慮了一會兒,終於狠狠心,在建船塢的拔款上作了修改批示。

風帆時代的海軍戰艦要想經久耐用,最關鍵的就是採用充分乾燥的木材,木材中的水分不能超過20%,這往往需要把木材妥善儲存好幾年的時間來乾燥。這樣造好一艘船至少要三年的時間,最理想的是六年。

可是在戰時這樣緊急的情況下,也只能使用乾燥不足的木料和質量較差的木料造船,這樣很快就可以造好一艘船。但是一旦船體結構封閉,乾燥不足的木材會逐漸腐蝕,船體又長時間受到海水侵蝕,經常受到風暴的洗禮,結構框架便很容易鬆動。所以,要定期的把船舶停靠在碼頭上進行大修,否則鬆動腐蝕可能會經不起風暴的考驗,整艘船的壽命也會降低。

如果船如果造得好,再加上定期得維護,它可以輕鬆挺過五十年。因此,對於一隻艦隊來說,擁有幹船塢,用於定期維護自己的軍艦是至關重要的,透過幹船塢進行水線以下的定期檢修,可以保持一支強大的後備艦隊。如果沒有幹船塢,要維修船隻,就必須把船拖離水面,或者在水上使船向一側傾斜,這些辦法只能用於較小的船,而且非常危險。

良好的造船工藝與定期維護,可以延長戰艦的服役壽命,這對於一隻希望保持強大的海軍來說十分重要。儘管這錢不是小數目,朱永興還是狠狠心,作了批示拔付。

第一百五十五章 廣州戰役(一)

李嗣興率領的明軍直抵江門,擊潰了正在進攻、要收復此地的清軍。隨後在周玉、李榮的義軍協助下,走順德,過番禺,以令人驚異的速度逼近廣州。而這時的明軍除了會合之後一萬兩千正規軍,外加由海路趕來支援的水師一部,又增加了兩萬多的起義百姓,氣勢大壯。

而在慣性思維下,廣州的尚可喜在明軍兵臨城下時還沒有醒悟過來。新會絕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陷落,打死他也不相信。加上攻克新會的訊息被封鎖,他按照自己的思維,認為明軍是圍困新會之後,又分偏師來取廣州。

後路不靖,孤軍深入,兵家大忌。尚可喜按照自己的判斷再來看逼近廣州的明軍,便覺得形勢並不是那麼嚴重。

首先,明軍的數量雖多,但其中有大量的起義百姓,如果強行圍城,必然會分散力量,給清軍以個個擊破的機會;其次,廣州的清軍尚有萬餘,再召集周邊零散的軍隊,又有堅城可恃,數量並不佔太大優勢的明軍、義軍混合部隊想攻破廣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最後一點,明軍繞過新會,無疑是在後背留下了一顆釘子,不僅分散了兵力,而且使陸上的餉道糧道而臨威脅,靠海運,又能撐到幾時?

錯誤的判斷喪失了最後的逃生機會,先鋒明軍由於兵力不足,儘管加入了義軍,依然沒有能力圍困城池。雙方在廣州城下經過了數次小規模的交鋒,清軍無法撼動明軍,而明軍則在城西南穩固了營寨。

清軍退回城內後。一面加強城防,一面等待周邊援軍。此時的尚可喜四下傳令。將周邊縣鎮已經為數很少的綠營清兵盡數調來廣州,還召回了正在碣石、博羅作戰的高亮福、高亮禎所部。在他看來,積少成多,只要在兵力數量上壓倒明軍,不僅廣州城無虞。且能在明軍露出疲態時予以反擊。

這樣成功的例子在尚可喜的征戰史上並不少見,最出名的自然是肇慶和新會兩次戰役。兩次防守反擊,擊敗了當時盛名無雙的晉王李定國,自然令尚可喜感到驕傲,也對這種戰法青眼有加。

事實證明,老經驗有時也是不可靠的。當尚可喜正為廣州城內的兵力不斷增加而感到欣慰時,明軍主力由新會出發,輕取鶴山、佛山。直抵廣州城西,並立刻分兵向清遠進攻,封閉清軍北逃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