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更可大大減少,此實乃絕大功勞。嗯,葉卿只管去做,想必聯絡也很困難,倒是要他們見機行事了。”
(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二章 為皇除“奸”
戰爭從來是充滿了鐵與血,嘶喊與悲歌沒有俊男靚女,沒有神功無敵。戰場上的廝殺,以命換命,有我無敵,那是英雄史詩,也是慘烈廝殺的泣血長鳴。
與韃虜的戰爭已經進行了五十多年,半個世紀的戰亂太久了。對於朱永興來說,迫切地希望儘早結束這場內部的平叛,以便將精力集中於國內建設,並對外擴張。
儘管對外反覆強調要以穩取勝,那也是朱永興擔心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將領,犯下冒險急躁的錯誤,招致意外的損失。但是,如果有速勝的機會,包括陰謀詭計,他也要抓住、爭取,以期早些結束這場令他感到厭倦的戰爭。
而建奴,或稱之為建匪,經歷數場大敗之後已經頹勢難挽。特別是蓋州集團的幾近覆滅,更使其實力大損,必然要灰溜溜地撤出瀋陽,繼續北退,縮回建州。風雨飄搖之下,人心散亂,打著自家的小算盤,尋找著可能的出路,這一點也不奇怪。
降者如潮的是漢人,見勢不妙再反覆的依然是漢人,朱永興雖然不齒,雖然為此感到悲哀,但該利用的還要利用。即便是能夠少死傷一些明軍將士,他也認為是值得的。
敵我之間的爭鬥,沒有什麼道義可講,如果真要光明正大,那便是愚不可及。刺客可以︽改變戰爭或歷史的程序,這是有明證可考的。而內亂將成為韃虜滅亡的最後稻草,也是可以期待的。
而這個能夠加快戰爭程序的行動,則是國安部策劃,早在北京設立情報站的時候,便發展的潛伏人員所主導的。隨著滿清退到關外,這幾個潛伏人員也隨之到了遼東。如今形勢大變。連番的失敗更使很多滿漢官員不滿鰲拜的專權,這些人便覺得是一個良機。殺鰲拜,挑起其黨羽與皇室,與失意不滿官僚的爭鬥,勢微的韃虜恐怕就要在這場內亂中土崩瓦解了。
遼東大勝,鞍山附近的一場激戰摧毀了蓋州建奴的主力。在隨後的追擊戰中,數千驃騎兵再顯神威,以牆式戰術將敗逃的建奴殺得屍橫遍野。梅額章京阿濟根、章京史辛柱皆斃命荒野,只有卓布泰在親衛的拼死保護下得以逃生,身邊只餘不足百人。
至此,再沒有成建制的叛軍能夠阻擋明軍殺向瀋陽的步伐。大勝之後的明軍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進行了分兵合作。蕩朔軍駐守鞍山、遼陽,並派出一師前往遼中縣鎮守,確保北進大軍後路無虞;東北軍區休整了三天。補充了糧秣彈藥後,近十萬大軍齊頭並進,推向瀋陽;新兵師在得到部分騎兵的加強後,轉道向東寧衛(現本溪)攻擊前進。
猛獅搏兔,必盡全力。依現在建奴的兵力,七拼八湊也不過四萬,就算全族動員,也抵擋不住氣勢洶洶壓上來的明軍。
其實。建奴在得知錦州兵敗的訊息後,就已經做出了撤退的決定。並開始將非戰鬥人員向建州輸送。只不過要等蓋州部隊,鰲拜留下兒子達福和部分軍隊在瀋陽,他自帶著由錦州敗退、遠道逃回的覺羅俄爾哈的殘兵,護衛著皇室、王公大臣,走撫順,向建州撤退。
前途黯淡啊!鰲拜騎在馬上。面無表情,年紀雖老,卻十分威嚴,但心中卻不住地哀嘆。
江南不保,中原不保。遼東亦不保,建州便能安然無事了?寄希望於氣候和環境,以及拉長明軍補給線,就能夠阻止明軍的繼續進攻了嗎?即便能有那麼點效果,恐怕也只是暫時的、短期的。
明軍,以及背後的明帝、明廷,都透出那麼一股子狠勁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特別是明帝,更令鰲拜琢磨不透,也凜懼非常。他搞不懂明帝是如何把一盤散沙的抗清武裝統合在一起的;他搞不懂明帝是如何把軍隊的裝備變得犀利起來的;他更搞不懂明帝是如何長袖善舞,籌措出供養軍隊的餉糧
漢人言五百年出一聖人,難道真的就應驗了?可要說不是,鰲拜也解釋不清明帝的所作所為似乎能未卜先知一般,他也知道吳三桂是如何被讖語嚇得不敢入滇、失去鬥志的。
如果沒有這個昭武帝,現在的滿人應該席捲天下,坐穩江山了吧?鰲拜不止一次這樣暗中想過。永曆雖然是漢人的希望,但萬萬不會是值得尊重的對手;李定國雖然是名將,卻沒有那麼大的政治號召力,獨木難撐天。
時也,運也!鰲拜想不清楚,搞不明白,便只能將這些都歸於虛無飄緲的上天旨意。至於前途,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聽天由命了。
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