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九叩大禮!”
“萬歲!”滿殿臣子伏地叩頭,三番揚塵舞拜,高呼“萬歲,萬萬歲”!
朱永興雙手平伸,沉聲說道:“眾卿免禮平身,內閣諸愛卿、魏王賜座。”
“謝萬歲。”眾人起身在御座東屏風前的十幾個茶几小椅上落坐,各人心中暗自熨貼。
“諸臣工!”朱永興收了笑容,提足了底氣,“現在是昭武元年,託列祖列宗之福,賴忠臣義士之助,大明方得中興。朕欲與眾卿同心協力,沿太祖高皇帝文治武功謨烈,宏光我大明列祖列宗聖德,振數百年之頹風,造一代極盛之世,自今日始”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聲音在大殿中迴響著,激盪著。
英吉利、法蘭西、暹羅、倭國、朝鮮、疏球、真臘、安南、緬甸巴特爾昏頭脹腦地從殿中走出,與這些前來遞交國書的使者相比,察哈爾部已經算不了什麼,連他都覺得自慚形穢。
與巴特爾有同感的還有與察哈爾共同起兵叛清的喀爾喀公垂扎布、奈曼旗郡王札木禪所派的使者,以及前來觀望風色、打探訊息的青海蒙古和碩特部與河套地區的烏喇特部使者。
察哈爾部與明朝是聯盟的關係,和碩特部和烏喇特部則是與明朝有利害關係。西北明軍的下一步動作會如何施為,明朝廷的打算是什麼,是許以市易,還是要刀兵相見,這些都是要探聽明白的。
這樣,按照與明朝關係的親疏,蒙古諸部便分成了三個梯隊。察哈爾等部最近,得到的利益最多;和碩特部呢,由伏爾加河流域西遷至新疆,又西遷至青藏高原,與明廷並沒有什麼恩怨;而烏喇特諸部則投靠過滿清,徵朝鮮、喀爾喀及明錦州,松山,薊州,皆以兵從。
但烏喇特部現在的處境不妙,其內部的奈曼、翁牛特部因為遭到過處罰,心中懷恨,趁著察哈爾部叛清而附擁之。實力受到損失後,西北明軍又向河套地區推進,使其不得不重新權衡,以緩解目前的緊張局勢。
從這些方面來看,朱永興擺出如此隆重、威嚴的儀式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等於明明白白地告訴了蒙古諸部的使者,大明王朝是強盛的,遠到極遠的西方,再到近處的,大明是得到了各國相助的。
當然,震懾是一方面,以利誘之的政治手段,強軍威壓的軍事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當然,對於蒙古諸部,明廷也根據利害和親疏關係,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政策。
但有一點是不能改變的,那便是關係國家安全的問題,不予考慮,不做讓步。一直是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兵家必爭之地的河套地區,便是其一。因為朱棣的錯誤,將大寧都司和東勝衛撤到內地,導致北部邊疆完整的防禦體系上出現的漏洞必須彌補。
第一百二十九章 縱橫家,中南海
大朝會結束了,給外人看的,自然不會議什麼機密要緊的事情。眾臣退下,只剩下內閣官員,以及馬寶等高階將領時,才開始商議機要。
“河套地區南望關中、中原,居高臨下,實為兵家要地。若要保證關中、中原地區的安全,我軍必佔之。”
“河套地迥迥佔千裡,其土肥沃,可耕粟,三面組合敵難入,面戰可防守≠,w¢ww。。”
“陝西據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陝西之在天下也,猶人之者頭項然,患在頭項其勢,必至於死。”
“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韃虜未滅。我軍兩線開戰,恐怕力有未逮。”
“察哈爾部叛清,大同、張家口、遵化等邊牆幾無壓力,可相機調兵,先取河套。或者集中兵力,一舉蕩平韃虜。”
“錢糧不敷,西北可暫緩攻勢。既是虜使有求討鍋布之懇,可先許以市易,暫且和好為宜。而華夷兼利。”
各抒己見,內閣諸臣與馬寶等將領從各自的角度和部門出發,紛紛闡述自己的意見。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就算不增兵,西北軍區若是隻對烏喇特部的話,也是很有勝算的。朱永興也不是非要消滅烏喇特部,只要恢復了明初的大寧(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東勝(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開平(內蒙古多倫)等衛所,掌握部分河套防務。他也就可暫時滿足了。
而大寧和開平在目前是不宜佔領的,因為那是察哈爾部的遊牧區。沒有什麼威脅,且朱永興還不想失去這個反清盟友。
這樣一來,也就只剩下了東勝。西北明軍已光復榆林,離東勝(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已經很近。但從整個形勢來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