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學新兵,指導自學成才的作家。此外,高爾基還參加了無產階級作家協會的工作,而這個協會的負責人不是別人,正是亞果達的姻親阿韋爾巴赫。總之,高爾基回到蘇聯後,一連數月,忙得不亦樂乎。但他只能沿著亞果達預先為他鋪設的軌道,在一大群契卡人員和為內務部服務的青年作家的簇擁下轉來轉去,幾乎完全脫離了平民百姓。高爾基周圍的人都有一項任務:向作家介紹社會主義建設的驚人成就和為斯大林唱讚歌。甚至連分配給他的花工、廚師等,也承擔著一項義務:拿著似乎“剛剛”收到的農村親友的來信,向作家誇讚農民們那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高爾基的這種處境,與一個外國公使毫無兩樣,唯一不同的是,外國公使有自己的秘密情報員,可以透過他們瞭解到這個國家在斯大林領導下各項事業的真實情況。高爾基卻沒有自己的情報員,所以,他只能滿足於內務部派來的人所講的一切。

亞果達知道高爾基很富有同情心,便為之準備了一項特殊活動:每年帶他去視察一次監獄。在那裡,一些想爭取提前釋放的刑事犯被挑選出來,專門向作家彙報自己犯罪的前因後果,以及獲釋後將如何開始新的誠實生活的打算。陪同高爾基前去的契卡人員(通常都是頗有演員天賦的謝苗·菲林),總是手拿鉛筆和筆記本,徵詢地望著高爾基,只要作家一點頭,就馬上記下那犯人的姓名,然後向獄方下達釋放命令。有時候,如果犯人很年輕,所說的話又使高爾基特別滿意,作家就會提出請求,要給這位青年犯人在專供勞改釋放犯就業的模範公社裡安排一個工作。

高爾基經常請這些“特赦犯”給他寫信,講述他們是如何開始新生活的。於是,亞果達的部下又多了一項任務:保證讓高爾基收到這類信件,並透過這些信件向作家展現出一幅幅安居樂業的田園詩般的生活。在高爾基面前,甚至連亞果達及其手下人也似乎成了心地善良的理想主義者。

高爾基無憂無慮地過了好幾年幸福生活,直到斯大林的集體化運動帶來了可怕的大饑荒和悲劇:成千上萬的孤兒從農村湧進城市,沿街乞討。儘管亞果達的人想方設法地淡化災荒的程度,但高爾基仍然表現出極度的驚愕和不安。他開始發牢騷,並在同亞果達見面時,公開譴責了很多令人難以容忍的現象。這些現象他早就在國內發現了,只是在此之前一直緘默不語。

不是一九三0 年就是一九三一年,蘇聯報刊上公佈了一則槍斃四十八個人的訊息,這些人被指控實施了導致饑荒的犯罪行為。讀罷這則訊息,高爾基簡直怒不可遏。他馬上找到亞果達,抗議政府嫁禍於人,濫殺無辜。亞果達及其手下人廣徵博引,費盡口舌,高爾基仍然不相信這些人確實有罪。

這件事過了沒多久,高爾基接到來自國外的邀請,請他出席國際民主作家協會召開的大會。但亞果達卻按照斯大林的指示告訴高爾基,政洽局反對他前去參加大會,因為該協會部份成員曾聯名向國際人權保護聯盟遞交了一份反蘇照會,抗議蘇聯不久前判處了許多人死刑。政治局希望高爾基維護自己祖國的聲譽,並警告汙衊誹謗者好自為之。

這件事,弄得高爾基左右為難。不錯,他是向亞果達譴責甚至抗議過政府的殘忍行為,但那是“家庭內部”的談話,而現在面臨的,是要不要保護蘇維埃祖國的聲譽,使之不受資本主義世界的圍攻的問題。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高爾基終於致信世界民主作家協會,宣告自己由於某種原因而拒絕加入該協會。他甚至還補充說,他確信被蘇聯槍斃的那些人是罪有應得。

當時,斯大林對高爾基可真是慷慨無比。人民委員會議專門釋出命令,表彰高爾基對俄羅斯文學作出的巨大貢獻。國內各企、事業爭相以他的名字命名。莫斯科蘇維埃還宣佈將市內最主要的街道特維爾大街改名為高爾基大道。

而斯大林本人卻沒主動去與高爾基打交道。他一年只接見這位大作家一兩次,而且都是在重大節日之時,他要等高爾基主動邁出第一步,向他“靠攏”。斯大林瞭解高爾基的弱點,故意裝成十分關心俄羅斯文化發展的樣子,建議作家出任教育人民委員。但高爾基託口自己無管理才能,謝絕了這一建議。

當亞果達及其助手們確信高爾基已完全接受了他們的影響之後,斯大林就吩咐亞果達去暗示這位名作家:他若能寫上一本讚揚列寧和斯大林的書,那就太好了。眾所周知,高爾基是列寧的摯友,列寧是高爾基的知己,兩人私交很深。所以,斯大林想借高爾基的筆,來把他塑造成列寧的當然接班人。

為了讓自己名垂青史,為了使世界馳名的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