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爽快,是因為建昌營不一定有大炮,輕重機槍也不一定有機架呢。再說,這一路下來,尚旭東也繳獲了不少輕重機槍,在尚旭東看來,現在擴編隊伍是首要的,只要聶天戈不在人員收編上提出要求,自己就佔了大便宜。

聶天戈最看重的就是部隊的火力,極力擴大保安團的火力。至於人員收編,聶天戈認為兵不在多而在精,自己已經收編了兩千多官兵,都還沒有消化下去,貪多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第九十四章局勢

有幾個放羊人做嚮導,尚旭東親自帶領了兩個營的官兵,翻越了長城,對直軍建昌營進行了襲擊。

建昌營突然受到襲擊,再加上力量對比懸殊,很快就全營投降。

隨著建昌營的覆沒,董師面臨著被兩面合擊的危險境地,被迫撤退,潰敗南去!

張部跟蹤進入冷口後,追擊部隊先鋒已達灤州境內。當天夜間,由於作戰行軍以來,部隊行列極為零亂,雖然敵人退卻,整個戰局尚未判明。

次日早上,王翰林出外視察地形,張宗昌問道:“你一夜未睡,出去做什麼了?”

王翰林笑著說:“我去外面視察地形,以防萬一。因為軍隊零亂,假若敵人打槍,就會不可收拾。看好地形,我們可作準備。捱過今夜,明天我們就可以去繳吳佩孚的械了,那時就要大發其財了。”

張宗昌攻佔灤州,就意味著直軍的後路已經被奉軍截斷,山海關、秦皇島間的直軍處於奉軍的包圍之中。

張宗昌攻下玉麟山,打進冷口,為了直搗山海關方面直軍的後方,經晝夜急行軍,到了灤州附近。張部除留許琨團防守灤河南北兩岸,阻止石門寨方面退卻之敵而外,其餘部隊搶佔灤州車站,將路軌切斷後,便分頭截擊敵軍!

奉軍和直軍主力在榆關地區對峙數日後,戰事日趨激烈。

直軍處於守勢,居高臨下,佔據地利優勢。但是奉軍精銳部隊第三軍在張學良,郭松齡的指揮下,前仆後繼,奮勇仰攻,雙方死傷慘重。

十月七日,在奉軍的強烈攻勢下,直軍力不支敵,九門口被奉軍攻破。直軍第十三混成旅旅長馮玉榮見守城無望,畏罪自殺!

由於榆關前線形勢危急,吳佩孚急調後援部隊迅速開赴前方,自己也離開北京到灤州坐鎮。很快,吳佩孚前往榆關巡視戰況,親自督戰,使直軍前方的形勢得以穩定下來。

而在榆關激戰的時候,熱河戰線的奉軍也佔領了赤峰。緊接著,直軍第三路軍爭奪赤峰,卻不攻而克。原來,這一路的奉軍已經奉命向榆關秘密移動,攻佔赤峰的目的不是佔領,而是為了調動直軍。

奉軍將主力集中在榆關一帶,發動全線猛攻,先後攻佔了石門寨,山海關,並且開始進入關內。

吳佩孚憑關據守的作戰企圖失敗後,率部退至秦皇島,又以艦隊運兵三萬餘人,向榆關方向支援,企圖挽救直軍的頹勢。

而這個時候,馮玉祥班師北京,發動政變,更是讓直軍部隊軍心大亂,雪上加霜!

事實上,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剛剛發動的時候,馮玉祥,王成斌,胡靜怡,孫玥等人就設想了兩種計劃:

一種是吳佩孚打勝了,他們就將自己的軍隊集中到榆關,阻止吳軍回來,同時逼迫曹錕任命吳佩孚為東北三省的巡閱使,這是排吳不倒吳的計劃。

另一種是吳佩孚打敗了,他們就回師北京,發動政變,這是曹,吳並倒的計劃。

十月十五日,王成斌和馮玉祥在古北口會面時,就預見了戰爭形勢的發展將不利於吳佩孚。

十九日,馮玉祥接到總部參謀長張放眼的急電,催促馮玉祥部按照預定方針方案發起攻勢,以策應榆關方面的作戰,電文中有“大局轉危為安在斯一舉”一句話。

同時,馮玉祥看到戰情報告,得知直軍在榆關之戰中損失慘重,已經勢衰力竭。

在這個情況下,馮玉祥認為回師北京的時機已經到來,便電令孫玥迅速將駐防大名的軍隊調回南苑,同時下令所屬部隊將後隊改為前隊,即刻回師北京。

馮軍沿途割斷電線,封鎖訊息,並且以晝夜兼程七十公里的行軍速度,迅速殺回北京。

十月二十二日晚上九點,馮軍第八旅,第二十二旅兩部率先開回北京。隨後,陝軍胡靜怡師也開進通州,隔斷了吳佩孚與京東方向的聯絡。

十月二十三日,陸軍檢閱使兼第十一師師長馮玉祥,陝西陸軍第一師師長鬍靜怡,大名鎮守使兼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孫玥聯名發出了呼籲和平的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