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妃嬪入宮侍君,恐怕於皇上的龍體亦會多有影響,皇上乃一國之君,總攬天下大事,如若身虛體弱,必將影響朝政。因此,微臣斗膽勸皇上收回聖旨,放棄選秀,天下黎民,必將感恩不盡!還望皇上三思啊!“”放肆!“不待皇帝開口,焦芳朝著高琰大聲喝道。他手指高琰,憤然說道:”高大人,你竟敢抗旨不遵,而且口出狂言,該當何罪?吾皇乃仁義慈愛之人,一切決定均為帝國,皇后娘娘當然樂於支援,此其一;至於廣招秀女,乃為了繁衍帝后,廣儲子嗣,亦是為帝國的千秋萬代之功勳,正是吾皇高尚之處,哪裡會在帝國民眾之中產生不良影響?此種叛逆不敬之言出自爾口,實在令人心寒!再者來說,吾皇身強體壯,精力旺盛,何來虛弱之說?再加上老臣為皇上配製的靈丹妙藥,皇上一定能夠長命萬年、壽比南山的!“高琰用鄙視的眼神望了望焦芳,再次說道:”皇上,微臣還有一諫。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絕大部分都對皇上忠心耿耿。然而,仍然有那麼個別之大臣,不思報效朝廷、服務百姓,只會阿諛奉承、賄賂公行;遇災難而不憂,非祥瑞而稱賀,將朝廷搞的烏煙瘴氣,並且矇蔽聖心,欺君罔上!微臣以為,應該將那些只懂阿諛奉承之臣,下詔將他們投入監獄、嚴刑拷掠,以儆效尤才是!“
說完,高琰對著焦芳怒目而視,毫不妥協。
眾大臣見高琰如此諷諫,凡正直之士或與他交好的大臣們都暗自驚心,一面感到他的諫言中肯,表達出他們的心聲;而另一方面,卻很是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而那些高琰的對頭們或者焦芳的爪牙們卻心下竊喜,心道:“這個傢伙如此放肆謾罵焦大人,如此指責皇上的短處,簡直就是活得不耐煩了!不消焦大人親自出手,皇上也會讓他有好瞧的!”
果然,高琰的話音剛落,皇帝就已經氣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拍案震怒道:“放肆!放肆!爾竟敢咆哮大殿、狂妄叛逆,竟然敢如此數落於朕!來人,給朕拖了下去,施以廷杖!”
還沒等大內侍衛走上殿來,只見大殿之中有一半的大臣齊齊跪在地上,齊聲說道:“臣等肯請陛下法外開恩!臣等肯請陛下法外開恩!臣等肯請陛下法外開恩!”此大臣都乃與高琰交好之大臣,早已預料到了這副場面,為了避免高琰成為第二個謝遷,只好齊聲向皇帝求饒。
然而皇帝正值盛怒之時,哪裡會理會群臣的意見,大聲喝道:“誰敢替逆臣求饒,朕就杖責誰!快來人,拉了下去!”
虎狼般的大內侍衛立即上到殿上,不由分說將高琰掀番在地,拽著胳膊就向殿下拖去。高琰掙扎著,聲嘶力竭地喊道:“皇上不公!微臣對皇上一片忠心、皇天可鑑!然皇上卻不分青紅皂白,懲罰微臣,卻袒護奸臣,這讓天下忠臣如何心服?皇上”
此時的皇帝,早已經是惱羞成怒,對於高琰的喊叫不予理睬。頃刻之間,殿上響起了“啪、啪、啪”的棍棒擊打在肉體上的聲音,高琰頓時血肉橫飛,鮮血直流。然而像謝遷一樣,高琰也是個耿直的硬漢子,即便被打得皮開肉綻,他卻咬牙死頂,絕不求饒!
眼看謝遷被杖死殿上的一幕又將重現,首輔大臣方孝儒剛好從外回來,知道此事,急忙趕到殿前。他向皇帝跪拜之後,急忙說道:“啟稟皇上,高琰口吐狂言,激怒皇上,實在罪該萬死!但念在他為人淳樸剛直,為政清廉愛民,對皇上又是一片赤誠之心,此次頂撞皇上;也是由於他焦慮皇上龍體問題,所以才一時心急,口不擇言。因此,微臣斗膽懇求皇上饒他一命吧!”
與高琰交好的大臣們再次跪在地上,齊聲說道:“臣等肯請陛下法外開恩!
臣等肯請陛下法外開恩!臣等肯請陛下法外開恩!“由於方孝儒乃帝國首輔大臣,又是三朝元老,皇帝對他還是十分尊重的,雖然內心不甚滿意,可是卻也不好直接駁斥他的意見,大殿之中登時安靜下來。
這時焦芳突然說話了:“皇上,既然方大人向高大人求情,老臣認為就應允了吧。然而高大人實在太過狂妄,如果不予懲戒,必將為朝廷帶來不好的風氣。
因此老臣認為,應該將高大人交給東廠,由老臣負責定罪、教導,這樣既顯示出皇上的仁慈之心,又能體現律法的鐵面無私!“”此法不妥!既然高大人犯事,就應該交由刑部處置,為何要到東廠?“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宇文述出班說道。
皇帝狠狠地瞪了宇文述一眼,還沒說話,焦芳卻搶先說道:“宇文大人,老臣這是為高大人好。如果你認為老臣此法不妥,那老臣就不再理會,皇上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了。”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