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野戰醫院是章軍的一個新的作戰單位,由上海紅十字會的志願者組成,院長就是瑪麗麼麼。

周憲章在上海“復活”後,開始準備渡海作戰,準備工作千頭萬緒,但周憲章最為看重的一點,是組建章軍自己的戰地醫療保障系統。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兵,他非常清楚,一場現代化戰爭,沒有醫療保障是不可想象的。在甲午戰爭中,章軍窮得叮噹響,沒有戰場救護,很多時候,只能眼睜睜看著很多受傷的弟兄,血流而盡而死!這對周憲章的刺激太深了。所以,周憲章在上海盤桓了一個月,以總理衙門大臣的名義,命令上海道臺黃遵憲,購買藥品,徵召醫護人員,建立野戰醫院。

黃遵憲很是賣力。不僅出錢向洋人購買了大批藥品器械,而且,八方遊說,動員上海的醫療界出人組建醫療隊加入章軍,上海的醫院大多是洋人開設的,裡面的醫生護士都受過良好的醫學教育,醫術高明,非常敬業,他們大多數人都有教會和紅十字會的背景,醫德高尚,聽說章軍要去臺灣,馬上就有一百多人報名,紅十字會聽說後,也派出了一個二十多人的醫療隊,隊長就是瑪麗麼麼,周憲章認識瑪麗麼麼,知道她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心人,而且,紅十字會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周憲章就讓瑪麗麼麼擔任院長。

野戰醫院初具規模後,周憲章僱了一艘海船,把整個醫院運送到了馬尾軍港,隨章軍主力行動。

在安平港,章軍野戰醫院第一次行動,就讓人刮目相看。不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野戰醫院救治的第一批傷員,不是章軍官兵,而是日本人。

野戰醫院的醫護人員冒著槍林彈雨,跟隨衝鋒計程車兵們奮勇向前,見著傷員就救。那一仗章軍打德太漂亮,傷亡甚微。結果,一天下來一清點,這才發現,救治了十二個章軍傷兵,卻救了三百八十四個日軍傷兵。章軍傷兵連日軍的零頭都沒有。

野戰醫院裡的醫護人員有三分之一都是洋鬼子,其他中國醫護人員,絕大多數都受過西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