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部分

ì本結識了孫文,加入了孫文領導的興中會,稱為革命黨人中的一員。秋瑾完全贊同革命黨人以暴力革命推翻滿清、結束皇權實現的共和的主張。回國後,積極活動聯絡幫會,密謀發動武裝起義。為此,她甚至加入了三合會,這是一個黑社會xìng質的組織,試圖聯絡體制外的人物,共同反清。

而唐群英的哥哥唐才常,來頭也是非同小可。

湖南近代,自曾國藩之後,人才輩出,這些人物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國近代史的程序。其中,有一位重要人物,名叫歐陽中鵠。此人是一代儒學大師,是湖南學術界的泰斗級人物。這位歐陽中中鵠不僅通曉儒家典籍,學問自成一派,而且,劍術高明,xìng情豪俠,被國人稱為一代儒俠!

歐陽中鵠畢生只教了兩位學生,一位就是唐才常,另一位名叫譚嗣同。

唐才常和譚嗣同號稱“瀏陽二傑”,兩人都是文武雙全,而且,xìng格豪爽,憤世嫉俗。兩人年齡不過二十多歲,曾經結伴仗劍遊歷於西北,考察中國的山川地理,指點江山,結交同志,立志報效國家。

甲午戰爭之後,兩人結識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為、梁啟超,立即被康有為的學說所折服,成為維新派的中堅份子,投身於康有為倡導的維新變法運動中。

此時,譚嗣同在湖南,已經取得了候補知府的功名,是朝廷官員,在湖南巡撫陳寶箴的支援下,興辦時務學堂,試圖從教育改革入手,推動維新變法大業。譚嗣同不僅在湖南積極行動,而且,透過他父親的關係,積極遊說朝廷大臣,宣傳維新主張,同時,上書朝廷,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一時間,譚嗣同名聲鵲起,成為維新派中著名的活躍份子,受到朝廷乃至皇上的器重。

與譚嗣同的聲名相比,唐才常則要低調的多,在湖南之外,很少有人聽說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