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然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坦白說,皇兄現在的情況並不樂觀,雖然我是王爺,當然不希望看見皇兄駕崩,但亦要做好兩頭的打算,一旦皇兄駕崩,本王自然要應對接下來的一切,所以必須未雨綢繆。”
林星道:“王爺會否著急了些?若皇上真的駕崩,王爺大可按照祖宗禮法去辦就行了,何必現在就未雨綢繆?”
端王眼中閃過一絲寒芒,道:“本王只怕現在不未雨綢繆的話,到時候會被人捷足先登!”
林星詫然道:“王爺,此話怎講?”
站在一旁的蔡京插話道:“我們收到訊息,章惇已經在密謀,一旦皇帝駕崩,該由何人即位登基。因為皇上無子,所以按照慣例,繼承者應該從兄弟之中產生,我得到可靠的情報,章惇打算扶立申王為帝。”
林星失聲道:“什麼!”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章 皇帝駕崩
更新時間2011…9…16 11:07:46 字數:2370
書接上文。
時間進入公元1100年,不知不覺,又再過了一個月,很快已是二月時分。細數起來,此時宋哲宗已經臥病數月,情況沒有好轉,反而每況愈下。
朝中擔憂的情緒不斷蔓延,至於**,雖然表面仍然高呼堅信皇帝可以痊癒,但是看到太醫們束手無策的樣子,以及皇帝不斷消瘦的身體,縱然是皇帝最親近的家人向太后和皇后,其實也開始感到一絲不安,哲宗的情況,不容樂觀。
皇帝危在旦夕,朝中漸漸開始分化。一些人還是照往常一樣生活,另一些人則開始為皇帝逝世後作打算。其中最直接的,當然就是尋找下一任皇帝的人選。當然,在皇帝還健在的情況之下,公開討論下一任皇帝,是大逆不道之事,所以一切都在暗中進行。
林星則繼續自己“改革大臣”的角色,部署新一年大宋的工商、農業和水利建設等工作。
這一天,已是二月二十三日。
宮中傳出聖旨,著令林星前去晉見皇帝,林星不敢耽擱,立刻放下手頭的活兒,前去面聖。
進入皇帝寢宮,林星立刻聞到一股刺鼻的藥味,濃濃的藥草氣息充盈著整座屋子,夾雜著幾分潮溼和腐爛,予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屋中的宮女們低著頭,噤若寒蟬般小心翼翼地將林星帶到寢室,又躬著身子退了出去。
一絲不尋常的氣氛籠罩在皇帝寢宮上空。
屋中除了躺在床上的哲宗外,只有一人,那就是端王,連太后和皇后都不在身邊,更遑論朝中大臣。林星直覺地感覺到,今天來見皇帝,應該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病床中的宋哲宗,神情傾頹,面目無光,予人一種病懨懨的垂死之感。
“林星,快過來!”宋哲宗微弱的聲音響起。
林星迴過神來,連忙走到病床上,握住皇帝的手,輕聲道:“微臣參加皇上。”
宋哲宗擠出一絲微笑,略帶苦澀道:“朕快不行了,當不了幾天皇上了。”
林星嚇了一跳,連忙道:“皇上吉人天相,長生不老,不會不行的。”
宋哲宗搖了搖頭,道:“林星,你不用安慰朕。朕自己知自己事,朕雖然是九五之尊,真龍天子,但畢竟不是真的龍,只是一介凡人,凡人始終難逃一死,縱使是朕,也逃不出生死劫。”
看到宋哲宗心存悲觀,又言辭通透,林星一時不知所言。
端王難過地哽咽道:“皇兄”
看著端王和林星低落的樣子,宋哲宗反倒表現出無與倫比的豁達,不以為然道:“王弟,林星,你們不必這樣傷感。生老病死,此乃人之常情,何必介懷?”
說罷又用緬懷似地語氣述說道:“朕自十歲登基,今年已經二十四歲了,算上今年,朕已經在位十五年了,十五年,人生有多少個十五年。這十五年間,朕看過了太多的起起落落,生老病死,聚散分合,如今,對於這一切,早已看淡了。”
這番話,從一個年僅二十四歲的年輕皇帝口中說出,有一種說不出的淒涼的感覺。
宋哲宗又繼續說道:“朕這短短的一生,嚐盡人生酸甜苦辣,若要回憶過去,有三件事情,是朕記憶深刻的。”
端王忙問道:“不知是那三件?”
宋哲宗想了一想,道:“第一件事情,當然就是高太后專政。當年先帝駕崩之時,朕只有十歲,雖然登基,然而朝政都由朕的奶奶,高太后把持。高太后執政後,任用頑固派大官司馬光為宰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