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但其中事理明達,好比與懂道理的人在談話一樣,形式內容都很透徹,確實是不能輕易達到的。
※詳解
古人的文章,顯示大才超俗之氣,體式文采,藝術特色,和今天相距確實很遠;只是收集編次,粗疏質樸,還不算細緻。現今世上文章音律和諧靡麗,章句匹偶對稱,避諱精密詳細,比以往的文章超過許多。應該以古代的體式為主,現在的文辭為次,並且必須兩者共存,不能偏廢其中之一。
學問有利鈍,文章有巧拙。純學累積功力,不妨精曉熟練;拙文研摩思索,畢竟粗劣拙陋。只要成為學士,自然能夠做人處世。肯定缺乏天賦才能,就不要勉強執筆寫作。我看到世上的人,最沒有才氣情思,卻自稱清美華麗,將醜陋拙劣流傳散佈,也已經很多了。江南稱作“痴符”。近來在幷州,士族中有一人,好寫可笑的詩賦,戲言嘲弄邢邵、魏收諸公,眾人和他一起嘲弄,虛情假意地稱讚評說,他因此殺牛濾酒,引以為豪。他的妻子是個有高明見識的婦人,哭泣著勸他。這個人嘆息說:“才華不被妻子所容納,更何況行路之人!”他到死也不醒悟。瞭解、知道自己叫做“明”,這確實很難。
學習寫文章,先要和親友們商議。得到他們的評議裁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