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9部分

之志毫不掩飾的公之於眾。此舉看似無甚作用,實則影響巨大,最直接的作用便是讓時刻跟隨他身邊的文臣武將一掃頹敗之氣,信心大振。

事實上,這不經意間的轉變收效甚佳,極大鼓舞了眾將領的鬥志,從而影響全軍將士。而此次攻取徐州便是重整軍威的強心劑,乾淨利落的打個翻身仗,藉此鼓舞全軍士氣,讓全軍將士從鄴城大敗的陰霾中走出來,重拾鬥志,再現無敵之師的鐵血雄風。

就在郭嘉暗自思量之時,耳邊再度傳來李利的聲音:“昨夜韓暹、楊奉二人戰死沙場,雖未攻陷東門,卻仍是功不可沒。他二人的後事便交給奉孝了,以其生前的官爵安葬,妥善安置他們的妻兒。”

ps:衷心感謝:“書友140914220501849”書友的月票支援,多謝!

第105章 白門樓下

“啊!”李利話音未落,他身後便傳出一片驚呼。但見桓飛、許褚、去卑、紀靈、張勳和雷薄等將領紛紛失聲驚呼,不可置信地看著李利,一臉不可思議之色。

韓暹和楊奉二人生前官居何職呢?

韓暹其人,於劉協逃離長安時救駕有功,隨後沿途護送漢帝劉協和百官們返回洛陽,因功受任大將軍,領司隸校尉。

楊奉與韓暹是一路人,同樣是護送劉協和百官們逃離長安,東歸洛陽,因功受任車騎將軍。

他們二人之所以只有官職而無爵位,是因為當初劉協和百官們回到洛陽時飢寒交迫,無法給予他們實物賞賜,因此便不敢提及爵位。畢竟,歷代君王賜封爵位之時都有相應的財帛賞賜,是以逃亡之中的劉協只能對他們封官許願,不惜敕封他們位至三公的偌大官職,卻絕口不提其它賞賜。

正是因為無錯韓暹和楊奉二人的官職太高,才使得他們將劉協和百官送到洛陽之後,前來接駕的各路諸侯根本容不下他們,儼然不把他二人放在眼裡。於是宛城混戰之中,他們不得不率部離開劉協,轉而投奔袁術。

所以,韓暹和楊奉雖有堪比三公的官職,卻一直是有名無實,根本不被各方諸侯承認。

孰料他們此刻已經身死,卻因李利的一句話,反倒坐實了他們的官職,竟然享有位列三公的崇高待遇,死後得以公侯之禮的風光大葬。還能封妻廕子,其子嗣將坐享榮華富貴。

正因如此,桓飛、許褚等將領才會譁然變色的齊聲驚呼。無比震驚。

不止他們這些將領,就連郭嘉和賈詡二人亦是聞聲色變,滿臉駭然。若不是親眼看到此話出自李利之口,他們還以為這是誰在開玩笑,而且這個玩笑開大了,完全是不著邊際,不自量力。

“這、、、主公。此事只怕有些不妥。”奉命處理韓暹和楊奉二人後事的郭嘉,儘管知道韓暹、楊奉一直都是奉命行事,屢立奇功。卻仍然不能遵從李利的命令。

事實上,郭嘉這些年間一直負責給韓暹、楊奉二人傳達命令,暗中指揮他們按照預定的計劃一步步走下來,直至今天。換言之。郭嘉就是韓、楊二人的直屬上司。

這也是郭嘉箭傷初愈便跟隨李利一起前來徐州的直接原因。實際上。賈詡才是此次出征徐州的隨軍軍師,而郭嘉則是專門跟過來接收韓暹、楊奉二人帳下兵馬,併為他們慶功而來的。

李利聞言神色微變,扭頭看著郭嘉,問道:“有何不妥,奉孝不妨直言?”

郭嘉恭聲道:“韓暹將軍生前曾官拜大將軍,領司隸校尉,若照此辦理便與主公官諱相悖。此乃犯忌之舉,微臣斷不敢為。而楊奉將軍的官職與雍州刺史李傕將軍的官諱相同。亦是犯忌之事,亦不可為。是以微臣以為,韓、楊兩位將軍雖然功不可沒,卻還不足以和李傕將軍相提並論,如此便不能依照三公之禮安葬。否則,此例一開,日後勢必一發不可收拾,繼而引發無謂的爭執或混亂。所以,微臣建議折中辦理此事,賜予韓、楊二人堪比九卿之官爵,厚待其家眷即可。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稍稍沉默,若有所思地沉吟道:“方今天下,位比三公者不在少數,位在三公之上者亦有之,眼前城中這位聞名遐邇的呂溫侯亦是位同三公的奮威將軍。而這一切只因天下無主,但凡有些實力的諸侯或置身偏遠州郡的州郡(交州),紛紛割據自立,等同於諸侯藩王,此等人早已無視大漢禮制,肆無忌憚,恣意妄為。

值此綱常法紀崩壞之際,孤乃天子親授的天下兵馬大將軍、錄丞相事,總攬一切軍政,斷然不能無視禮法綱常。故此,韓暹、楊奉二人生前所擁有的官職雖是有名無實,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