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此刻,聽到郭嘉一番解釋之後,賈詡頓時恍然大悟,方知自己實在是太過謹慎,以至於杯弓蛇影,誤解了主公李利,也錯怪了郭嘉。好在他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一直隱忍不發,否則便是多此一舉,自尋煩惱。
此外,賈詡勸慰郭嘉不必自責亦非惺惺作態,而是真心實意的勸解。他深知郭嘉當初許下的諾言份量有多重,身為謀士最忌輕言許諾,一旦許諾就必須做到,否則便是矇騙主上,等同於欺君罔上,其後果將極其嚴重。輕則,郭嘉將失信於李利,由此便不可能再得到李利的信任;重則,郭嘉之前所立下的功績將被全盤否定,數年辛勞付之東流,自此成為可有可無的邊緣文官,甚至還有可能招來殺僧禍。
而這便是伴君如伴虎的真實寫照。身為近臣,得勢容易,失勢更快;言語失當或誤解主上意圖,都會招致難以想象的後果,輕則罷官去職,重則殃及性命。而郭嘉則是兩者兼而有之,許諾在前,誤解在後,其兇險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所幸郭嘉的鬼才之名絕非浪得虛名,生就玲瓏心竅,智計過人,尤擅隨機應變。
“是啊,多虧了主公在我肩膀上輕輕一拍,讓我想起當年輕言許諾時的那番豪言壯語。”郭嘉心有餘悸道。
賈詡頷首道:“奉孝膽大心細,機智過人,若是換做愚兄,只怕是萬萬不敢在主公面前許諾的。”說完話後,賈詡情不自禁地笑了。他的笑容很真誠,眼神中滿是欽佩讚賞之情,讓郭嘉見之深受鼓舞,當即摒棄愁緒,會心而笑。
“不瞞文和兄,為了能讓呂布死心塌地的投效於主公麾下,小弟可是費盡心力,很是大費周章。”
說起降服呂布的過程,郭嘉伸手拿起案几上的箭桿,繼續說道:“其實主公在我肩上拍了兩下便是准許我對呂布施加壓力,其中就包括各種刑罰,完全可以對其嚴刑拷打,讓他好好嚐嚐皮肉之苦,長長記性。然則,若是呂布往後當真追隨主公,便是我等的同僚,何況還有玲綺夫人整日服侍在主公身旁;這些都讓我頗為顧忌,不得不慎重考慮對策。
萬般無奈之下,我便想出了北城刑場將其處決的一幕鬧劇。事先吩咐親兵打造百餘支這樣的箭桿,乍眼一看酷似利箭,實際上這不過是一支木杆而已,既無箭頭亦無翎羽,連衣服都穿不透,根本殺不了人。此外,最後那名闖進刑場傳達假傳軍令的哨騎其實就是我帳下的護衛隊長。我怕尋常兵士把握不好時機,於是便讓他佯作主公親兵,事先躲在北門城樓上觀看行刑,等到時機一到便快馬衝進刑場,傳達主公軍令。”
說到這裡,郭嘉話音一頓,喝口茶水潤潤嗓子,旋即微笑著說道:“整件事情便是如此。聽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嚇唬呂布一番而已。區區小計,不值一提,讓文和兄見笑了。”
“區區小計?呵呵呵,奉孝太過自謙了!”
賈詡愕然應聲,隨即一邊捋須而笑,一邊給郭嘉重新倒上一杯熱茶,笑道:“奉孝此計如果還算小計的話,那何等謀劃才能算得上是大謀呢?實際上,世間很多謀略挑明之後都不足為奇,真正可貴之處在於,計謀是否可行,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或戰略意圖。顯然,奉孝此番謀劃堪稱完美,事先無跡可尋,事中無懈可擊,事後成功降服了呂布這頭虓虎,還讓他對你感激涕零,其家眷和玲綺夫人都感謝你的大恩大德,並且還維護了主公的無上威嚴。
如此一舉數得的計謀豈是小計?這才是真正的大手筆大智慧,用‘快、準、狠’三個字都不足以形容此計的高明之處,其中膽識和魄力才是最重要的。每一環節都近乎完美,無懈可擊,步步緊逼,環環相扣,硬生生地逼走呂布心中僅存的一絲僥倖,而後將他推進無底深淵,致使其心理崩潰,心如死灰,徹底絕望了。
如果此時收服呂布,其人日後還是有可能降而復叛,而奉孝對此早有預料,於是便將他推上刑臺,並允許其妻妾前來送別。此舉便是為了激發呂布的求生**,讓他意識到世間還有值得他留戀的人和事,還有許多被他牽連的卻又極其無辜的親人。等他意識到生存的可貴之際,桓飛上前敬酒便是為了讓他品嚐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惡果,令其滿心苦澀,心裡承受著無盡的折磨和掙扎,懺悔此前所做的一切。而最後這一百餘支沒有箭頭和箭簇的箭桿,則是讓他切身體會一回死亡的滋味,在他心裡烙上難以磨滅的永久記憶,終生都不會也不敢再犯同樣的錯誤。”
說到這兒,賈詡拍案而起,由衷驚歎道:“此等嚴絲合縫的計謀,怎一個‘絕’字了得!”
郭嘉聞聲搖頭,謙遜地笑道:“文和兄過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