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殘部倉皇逃亡之時曾有意投奔主公麾下,卻因擔心主公加害於他而改投劉備帳下。隨即主公問起此事,小弟曾誇下海口,有朝一日必定生擒呂布,並讓他心服口服地投效主公,再不會發生降而復叛之事。主公當時信以為真,自那以後便將所有與徐州有關的事宜統統交給我處理,這其中就包括韓暹、楊奉和陳宮等長期潛伏於呂布帳下等諸多隱秘之事。
正是因為這樣,當下邳城被我軍攻破之後,主公當眾將攻打白門樓之事交給我全權處理,臨走時還在我的肩膀上拍了兩下。”
“此舉大有深意呀!”賈詡頗為驚訝地插話道。
第109章 拍案叫絕
“哦?”賈詡頗為驚訝地插話道:“主公在奉孝肩上拍了兩下?此舉大有深意啊!”
郭嘉聞聲頷首,道:“文和兄一語中的。當時玲綺夫人正拉著主公的衣角苦苦相求,而主公卻已當眾表明心跡,勢必不會改口,於是他便在離開時拍了拍小弟的肩膀。”
說到這兒,郭嘉話音一頓,臉上再次浮現出苦澀的笑容,似乎是心有餘悸,又像是感觸良多。
“正是這輕輕一拍,讓我忽然想起四年前曾在主公面前許下的諾言,頓時便知主公為何命我留在下邳城負責白門樓戰事,並全權處理戰後事宜。”
賈詡留意到郭嘉說話時神情有些恍惚,當即插話勸慰道:“奉孝切莫自責,畢竟事情已經過去四年了,一時忘卻亦是情有可原,無需自責。所幸奉孝聰慧睿智,素有急智,及時回想起來,再加以補救,亦為時未晚。”
經過郭嘉一番講述,倒是提醒了賈詡,讓他想起近年來一些自己頗感蹊蹺的事情,此刻終於找到答案,原來一切都是因此而起。
事實上,在司隸大戰之前,中原各州郡的情報通常都是第一時間送到賈詡手上,而後由他甄別之後再向李利稟報。但是司隸大戰過後,情況突變,莫名其妙之中賈詡再未接到過任何與徐州、豫州和兗州有關的情報,而李利對此也沒有任何解釋。這無形之中讓賈詡疑竇叢生,暗中猜測是不是自己手伸得太長。進而招致主公李利甚為不喜,於是便收回了他的某些許可權。此舉便是提醒他不要過多幹涉軍機,否則下一次便不是收回他的情報知悉權。而是直接解除他的軍師之權。
為此,賈詡格外留心觀察了李利好一陣子,卻一無所獲,根本沒有發現李利對他有任何不滿。如此一來,賈詡私下裡暗自詫異,不知問題出在哪裡,為何突然之間自己就失去了江淮各州郡的軍情知悉權了呢?
自此以後。賈詡在為人處事方面愈發小心謹慎,對待任何事都不敢稍有疏忽,惟恐自己份內的事務出現紕漏。再次失去一些許可權,甚至徹底被擠出核心決策層之外。與此同時,他也知道自己失去了那部分許可權由郭嘉接手,若是再加上郭嘉本身擁有的許可權。郭嘉的許可權已經超過了他賈詡。後來居上,成為最得李利信任的首席軍師。
眼看郭嘉一天天爬到自己頭上,如果說賈詡沒有一點想法,恐怕連他自己都不信。但是賈詡有一個無人能及的長處,或者說優點,那便是他始終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心境極其平和,受得住寂寞。哪怕是冷遇。多年以來,他極少爭名奪利。更不會因為權力被分割而煩惱,城府極深,心志堅韌,喜怒不形於色。凡是李利交代的事情,他必定全心全意地辦好,不會出現任何紕漏,不讓李利失望。
與此同時,賈詡從不攬權,從不做逾越之事,不行僭越之舉。長期以來,他一直恪守本職,在什麼位置上便做什麼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要盡力做好。正因如此,李利一直對他頗為倚重,信任有加,因為他做任何事都能讓李利放心。也許他所做的事情算不上盡善盡美,卻從未出現過重大紕漏,老成持重已經成了賈詡的代名詞,在李利心目中佔據著無法取代的重要位置。
所以,儘管近幾年裡李利相繼收錄了許多謀士,其中不乏智謀超群的頂級謀主和文武雙全的將相之才,諸如郭嘉、法正、周瑜、魯肅、諸葛亮和荀攸等。但是,賈詡依然穩居首席軍師之位,依然是李利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在西涼軍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崇高地位,無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
時至今日,李利治下現有五大謀主,十餘位堪稱一流的謀士,而賈詡則一直緊隨李玄之後位居第二位。在李利治下僅有六名位比三公的文臣武將當中,賈詡便佔有一席之位,秩同九卿,卻位比三公。(位比三公便是俸祿不如三公,但實際權力卻不遜於三公;位同三公或位及三公,即俸祿和實權等同於司空、司徒和太尉等三公高位。)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