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5部分

虎賁敬上!

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

感謝:茜瓜書友月票支援,多謝!求月票,推薦票,虎賁誠謝!

兩個月時間悄然過去,幽州依然是寒風咆哮,白雪皚皚。

半個月前,第一批從長安抽調過來的文官抵達易京,遂被郭嘉派遣到各郡接管政務。

與此同時,公孫瓚及幽州主要僚屬的家眷也被送往長安,幽州軍一部分將領隨行同往,他們將被安插在西涼軍中繼續擔任將領。不過,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在主力戰營任職,而是外放至西涼轄下各郡擔任守城副將或小校,隸屬郡府兵序列,大多都在後方,基本上遠離戰場,可以享清福了。

對此,很多被調離的幽州將領並無異議,欣然接受,或許他們已經厭倦征戰廝殺,早就期盼著安安穩穩過日子的舒坦生活。也有一小部分將領對此頗為不滿,但他們位卑言輕,敢怒不敢言,只得服從安排,往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就會慢慢收心,漸漸適應新的環境。

在梳理幽州政務的同時,公孫瓚麾下兵侖新集結整編。此次整編幽州軍由郭嘉全權負責,他將整編工作分為三步。首先調離一部分中高階將領,打亂軍隊序列,再從趙雲、李摯、張遼和張燕帳下抽調將領補充進去。

其次,整合騎兵和步軍。騎兵全部納入西涼鐵騎當中,而後再從武威營、飛燕輕騎和無雙鐵騎三營當中抽調將士。重新組成一支鐵騎,名曰“幽州鐵騎”,即幽州營。新組建的幽州營名為幽州鐵騎。實際營中七成以上的將士都是西涼鐵騎;全營暫編為兩萬輕騎,由飛燕輕騎副統領徐晃擔任主將統領,嚴綱擔任副將副統領,田豫擔任參軍。騎兵整編完成後,步軍與閻柔所部、西涼軍兩萬郡府兵混編成軍,從中篩選五萬甲士組建武銳營;由陷陣營統領高順暫領主將之職,閻柔為副將副統領。糜竺為參軍。

自此,西涼軍擁有三支“武“字營步軍,分別是:武卒營、武衛營和武銳營。三營將士全是步軍。各營滿編滿員五萬甲士,共計十五萬步軍。

郭嘉整合幽州軍的最後一步,便是重新安排公孫瓚帳下部將。田楷被委以重任,出任幽州別駕;單經出任代郡守將。幽州長史關靖出任上谷郡丞鮮于銀調入張遼帳下為中郎將。鮮于輔調到張燕帳下擔任中郎將,齊周調入趙雲帳下為萬夫長。

此外,公孫瓚帳下其他將領悉數調離幽州,要麼送往長安由李玄重新安置,要麼調入幷州擔任守將或都尉。

為了確保此次整編平穩過渡,公孫瓚說服心懷不忿的將領,促使其起行離開幽州,服從軍令調動。除了將領安置頗為麻煩之外。整編幽州兵馬則十分順利,令行禁止。短短一個月內便完成整編。

整整一個冬天,在外人看來幽州境內平靜無波,實際上幽州已然完成交接,悄然易主。整合幽州軍結束後,李利任命郭嘉暫代幽州刺史之職,田楷為別駕,糜竺為幽州長史。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穩步推進,幽州迎來新局面,李利入主幽州,東北邊境的蠻夷部落迎來了蓄勢待攻的西涼大軍。

這一日,李利在中軍大帳內與公孫瓚飲酒敘話。時至今日,他們倆已是主臣有別,可李利卻一如既往地厚待公孫瓚,時常邀他赴宴敘談;數月來一直如此,待他之厚無以復加。

現如今,公孫瓚依舊是前將軍,位比三公,參贊軍機,地位超然,在西涼軍中僅次於車騎將軍李傕,凌駕於西涼眾將之上。唯一不同於以往的是,他的子女家眷被送往長安安置,而他也從一方霸主降為人臣,頭上多了一個主公。除此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一如往常。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他現在手中沒有兵權,屬於有名無實的位比三公的前將軍。而他要想重新獲得兵權,就必須博得李利的信任,否則一切都是徒然。

“嗵嗵”的腳步聲響傳進中軍大帳,李利與公孫瓚聞聲後放下酒樽,抬眼看向帳門外。但見李摯快步走進大帳,躬身稟報道:“稟主公,刺史府送來急報,半個時辰前,原幽州長史關靖夥同代郡守將單經大鬧刺史府。關靖聲稱刺史郭嘉處事不公,打擊報復,無故將他貶為上谷郡丞;而與他一起鬧事的單經也不願前往代郡任職,公然討要漁陽太守之職。”

“哦?”李利愕然應聲,輕輕捋著頜下寸餘長的青須,扭頭看了公孫瓚一眼,隨之沉思不語。

公孫瓚神色大變,勃然大怒道:“豈有此理!大鬧刺史府,公然討要官職,他們簡直膽大包天,目無主公!如此狂妄之徒,理應重處嚴懲,明正典刑亦不為過!”

李摯聞言後,接聲答道:“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