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從葭萌縣北端的葭萌關出發,以快如閃電之勢突襲葭萌縣,而後自東門進西門出,迅速進入劍閣道。(葭萌縣,即為四川廣元昭化鎮,此後稱其為“昭化城”。)
這是決定西路軍能否進入蜀道的第一步,昭化城是扼守金牛道的咽喉重鎮,乃漢中與成都兩地東進西出的必經之路,無法繞行。
所幸,西路軍搶先一步奪取了昭化城東邊的葭萌關,三年來一直謀劃著攻取昭化城,從而敲開進入蜀道的東大門。此次益州內亂,人心惶惶,如此便給虎視眈眈的西涼軍留下可趁之機,使得黃忠帳下秦弓營一千餘將士伺機潛入城中,而後與南征大軍裡應外合,一舉奪取城池。
是以西路軍的首功便是黃忠立下的,如此也不枉他領兵駐守葭萌關三年之久。
順利透過昭化城之後,西路軍主將趙雲決定由馬超擔任先鋒大將,率領所部龍驤營先行開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黃忠所部秦弓營押解糧草輜重,緊隨龍驤營之後,走在全軍中間,而趙雲帳下無雙鐵騎為後軍,為全軍殿後壓陣。為了便於指揮全軍,趙雲本人與秦弓營同行,算是坐鎮中軍,以免遇到突發戰事,措手不及,首尾不能相顧。
金牛道雖說是通往成都的主棧道,然則沿途之上皆是懸崖峭壁,崎嶇難行,以致行軍速度極其緩慢,卻對益州軍在此設伏極為有利。
有鑑於此,趙雲才決定由馬超率領龍驤營先行開路,藉助龍驤營迅疾如風的進軍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先搶佔一處處有可能設伏的峽谷棧道,從而保障後續大軍順利通行。
西出昭化,翻越牛頭山,便進入劍門關境內。
劍門關形勢險要,易守難攻,為川陝交通咽喉,歷代兵家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其險。益州軍於棧道中狹窄處置關,以兩崖嶔峙,其形如門;又因其地處劍閣南端,東西橫亙,72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雲霄,故稱劍門關。
劍門關之險峻,不單單是關隘處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其關前三十里棧道近乎無路可走,過往行人必須在懸崖峭壁上迂迴攀行。這是劍門關最為險峻難行的一段棧道,亦是最容易遭遇伏擊的地方。
所幸,千百年來,過往行人和商旅絡繹不絕,久而久之便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極其狹窄的棧道。儘管這條棧道僅有幾尺寬,稍有不慎便會失足墜入懸崖,以致來往行人根本不敢在棧道上騎馬透過,大多牽著戰馬徒步攀行;然則,終歸是有勝於無,總算是有路可走。
當趙雲率領的西路軍抵達劍門棧道之時,不得不停下來歇息休整。
隨即,趙雲再次調整行軍陣型,改由黃忠帳下秦弓營先行開路,並負責攻取劍門關;只有等到攻取劍門關之後,大軍才能繼續前行。
否則,倘若大軍貿然進入劍門棧道,一旦遭遇埋伏,便立刻陷入絕境,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極有可能全軍覆沒。是以趙雲身負十萬將士的性命重託,決計不敢冒險,只能派遣黃忠率領所部兵馬先行探路,伺機突襲劍門關。
ps:衷心感謝:書友“深淵沙皇”、“蘇州無大將”書友的月票支援,多謝!
月末最後六小時,求月票,恭祝書友們春節愉快,萬事如意!
第146章 子龍掌軍
西路軍的屯兵之地是一片開闊的坡地,兩邊臨溪,一邊靠山,與劍門棧道遙遙相望,距離關隘三十餘里。?。
近十萬大軍駐紮於此,營帳綿延數里,將原本十分開闊的山坡和溪澗塞得滿滿當當,徹底堵住了昭化至劍門關之間的通行棧道。
好在自從益州爆發內亂之後,這條棧道上便終日不見行人,更無商旅經過,是以棧道是否通暢便無關緊要,亦無人問津。
此外,趙雲大軍在此紮營之後,山谷兩側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便成了天然屏障,而後再將棧道南北兩端的出口堵上,如此便形成了一座堅不可摧的天賜營寨。
然而此等天然形成的營寨卻是有利有弊。
有利之處在於,只須守住南北兩端出口,敵軍縱有千軍萬馬亦奈何不得他們,只能望而卻步,徒呼哀嘆,除此之外便無計可施。
弊端在於,置身於崇山峻嶺之中,趙雲大軍雖能擋住來犯之敵,卻也將自己困在其中。這樣以來,敵人固然攻不進來,可是他們自己也衝不出去。可謂是作繭自縛、畫地為牢,利弊各半,是福是禍尚未可知。
在選擇此地紮營之時,趙雲便將自己帳下兩千斥候和五百親兵全都派出去,攀上西邊的山峰,並駐守在山峰之上,以免益州軍順著山樑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