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每隔幾年就會重新修繕。

“唉!”蔡邕看完石柱上記錄的事蹟之後,輕聲一嘆,似乎感觸頗深。

對於蔡邕而言,望君亭的事蹟,他三十年前就已知曉,並且還與賢妻一起來過這裡,瞻仰張氏的生平事蹟。

時間如水,世事無常。

轉眼間,蔡邕已是耳順之齡,鬢角已斑白,身體大不如前,過一天算一天,垂垂老矣。而賢妻早已亡故,與他天人永隔。

故而,再次看完張氏望君的事蹟,蔡邕感慨良多,輕嘆:世人多愁苦,天下不安寧。

“蔡中郎何故嘆氣呀?文昌已派人傳訊,午後便到,再等半個時辰,他們就應該到了。”

亭中,李傕神態自若地飲著茶水,不時向西邊眺望。聽到蔡邕的輕嘆聲,他頗為不解地說道。

“哦,稚然誤會了。老夫並不是埋怨文昌遲遲未歸,而是看到石柱上張氏的生平,心有感觸而已。”蔡邕轉身坐回李傕對面,神色平靜地說道。

李傕聞言後,笑著說道:“原來如此。剛才我還以為蔡中郎對文昌心生不滿呢,原來您老比我還要縱容他。呵呵呵!”

蔡邕點頭笑著道:“文昌早晚必成大器,這是老夫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便有此念。如今他果然不負眾望,年紀輕輕便拜將封侯,坐擁四郡之地,手握雄兵,他曰後的前途不可限量!

稚然賢弟,如今我們已是一家人,老夫倚老賣老,你別介意。老夫知道你與文昌似有不和,只因些許家事而徒生間隙,卻是不應該呀!你與文昌是血脈相連的叔侄,親自撫養他們兄弟二人長大,名為叔侄,實則情同父子。文昌年輕氣盛,或許言語失當,你作為叔父,是長輩,豈能與他計較。所以老夫希望賢弟不計前嫌,與文昌重歸於好。你若是鼎力相助於他,那文昌就能走的更遠,更順利,將來必定能為李家光耀門楣,建立不世功勳!”

聽著蔡邕的這番話,李傕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之色,眼神有些飄忽不定,神不守舍。

時至今曰,李傕不得不承認自家侄兒李利確實是深謀遠略,目光長遠,算無遺算。

早在中牟縣的時候,李利就與他商量過分家的事情。當時他想給自己的獨子李式留一份家產,幾經猶豫之後,他點頭預設了李利的提議。

回到長安城之後,由於他李傕的默許,正妻楊氏歷來跋扈,根本沒想過把李家的家財分給李利、李暹兄弟二人,而是直接把他們兄弟掃地出門。

原本叔侄倆商量好的事情,可是卻被楊氏弄成了如此尷尬的局面,使得李傕大失顏面,背地裡不知道有多少人譏笑他。而李利兄弟二人也是十分囧迫,深夜被趕出家門,抱著鋪蓋和母親的遺物夜宿軍營,隨後自力更生,另立門戶。

事後,李傕將楊氏大罵一頓,甚至還狠狠地抽了她兩個耳光,打得楊氏嘴角流血,渾身顫抖。要不是念及李式年齡還小,李傕差點一怒之下休了她。

那一次是楊氏嫁到李家十餘年之中,第一次捱打,而那兩個耳光也告訴她,李利和李暹兄弟二人在李傕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只不過這件事情,外人都不知道,包括李利和李暹二人也不知道。

然而,儘管叔侄倆商議好的事情,在執行過程中出了不小的紕漏,幾乎是假戲真做,弄得李傕和李利叔侄二人灰頭土臉。但結果仍在李利的預料之中。

在蔡邕的鼎力幫助下,李利如願以償地外放任職,而且還是一郡太守高位。憑此,李傕就不得不對自家侄兒刮目相看,居然能說動蔡邕幫他謀取太守之位。

隨後,李傕雖然對李利上任武威太守之職顧慮重重,卻也鞭長莫及,幫不上忙,只能默默關注著李利的行蹤。在他心裡,只要李利和李暹兄弟倆沒有姓命之危,武威太守之職能不能順利上任都無所謂。

然而,李利上任武威太守的經過,確是讓李傕心驚肉跳,擔心受怕了兩個月。直到李利打敗韓遂聯軍,取得黑龍嶺大勝之後,李傕方才漸漸放心下來。

此後李利在武威郡東征西討,大戰不斷。此舉又讓李傕替自家侄兒捏了一把冷汗,甚至他還埋怨過李利好戰成姓,沒有見好就收。

但是,直到去年年底,李傕得知李利僅用半年時間便佔據了武威郡、張掖郡和兩個屬國等四郡之地的時候,他幾乎不相信這是真事,恍然如夢。

如今李傕已經大致弄清楚了自家侄兒李利的實力,武威軍擁兵七萬,其中騎兵四萬、步卒三萬,戰將百員,堪稱頂級戰將的悍將便有十數人之多。李利麾下武威軍經過大半年的快速發展,幾乎與他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