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龍嶺大寨的李典!此人極其擅於守城,黑龍嶺一戰,他以三千步卒生生擋住我麾下的六萬大軍,還消滅了我軍五千餘名精銳步卒,而他自身僅傷亡千餘人。韓某言盡於此,壽成兄還想出兵襲取休屠城嗎?”

在韓遂講述休屠城情況的時候,馬騰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嚴肅,眼神陰冷,眉頭緊皺。

但是,聽到韓遂最後一句話後,馬騰卻咧嘴一笑,笑得很陰險,很詭異。

隨即他笑著對韓遂說道:“文約兄手下的細作確是十分了得,馬某自愧不如。不過文約兄最近可曾得到細作密報,李利小賊準備近期大婚?”

“呃!”韓遂聞言頓時心中大驚,前幾天確實有細作向他稟報李利成婚的事情。

那名細作當時詳細地講述了李利即將迎娶的四個女人的情況。說起李利的女人是如何如何漂亮的時候,細作神情雀躍,唾沫橫飛,興奮不已。可是韓遂卻聽得怒火中燒,恨得咬牙切齒,隨即不等細作說完,直接讓人拉出去砍了。

直到看見細作驚慌絕望的首級之後,韓遂心裡才好受一些,怒火得到了宣洩。

但是,此時看到馬騰這麼詭異的笑容,韓遂頓覺之前那名細作肯定還有重要的情況,沒有來得及向自己稟報。

於是韓遂費力擠出一絲笑容,向馬騰問道:“壽成兄,莫非李利大婚之事另有蹊蹺?請兄長不吝賜教。”

馬騰得意地一笑,說道:“李利小賊要去長安城完婚,十天前就從姑臧城出發了,三曰前已抵達右扶風郡,想來如今已經距離長安不遠了!他此行帶著三萬五千餘步騎同去長安,幾乎是傾巢而出,而武威軍諸多將領也幾乎全部都去了長安。文約兄,我們襲取休屠馬場的機會來了!哈哈哈??????”

韓遂聞言後,呆愣半天沒回過神來,隨後他瘋狂大笑,神情比馬騰還要誇張,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哈哈哈!李利小兒,原來你也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咱們走著瞧!哈哈哈???????。”(。

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

長安城西門外,十里望君亭。。

正午時分,望君亭中,大儒蔡邕和揚威中郎將李傕相對而坐,石桌上放著親兵剛剛煮好的熱茶。

涼亭之外,李蒙和王方二將帶領數百名李傕親兵佇立四周,翹首遠望著西邊驛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

清晨快馬來報,李利一行人將在今天午後抵達長安。

蔡邕飲罷茶水,負手在亭中踱步,隨即在一根刻有文字的石柱前止步,凝神看著石柱上記錄的內容。

望君亭,有一個淒涼而感人的故事。

東漢景帝時期,有一新婚女子張氏送別丈夫遠赴涼州從軍,尾隨大軍出城十里,直到被兵士所阻,方才停下,目送丈夫漸行漸遠。此後每年冬天,張氏都會在此處等候丈夫歸來,親自搭了一間草棚,整個冬天都會守候在這裡。一間反覆搭建的草棚,一盞微弱的青燈,張氏在此整整等候了三十三個冬天,卻一直沒有等到丈夫歸來,最終在一個大雪紛紛的夜晚合上雙眼,青燈燃盡。

直到張氏臨死前的當天下午,一個曾經與丈夫一起出徵的老農,忍不住告訴她,她的男人在出兵涼州第三個月就死在戰場上,被戰馬踐踏,屍骨無存。因此陣亡將士中沒有她丈夫的名字,但是老農當年卻親眼看到她的男人戰死經過。只可惜領兵將領當時聲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而女子的男人早已是一灘肉泥,無法辨認,因此不予造冊呈報京兆尹。

苦守草棚三十餘載,少婦變成老太婆,最終凍死在嚴冬深夜。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周邊鄉親,之前一直以為張氏是逃難於此的流民,得知事情真相後,對張氏孤苦的一生十分敬佩,奉為貞潔女子之楷模。數百鄉親共同出資,在草棚旁邊修建一座可供人暫歇的涼亭,取名“望君亭”,並在亭中石柱上留下張氏的生平事蹟。

這是一個庶民女子等候丈夫出征歸來的真實生平。

事蹟很平淡,很普通,沒有曲折感人的悲歡離合,只是一個痴情女子的苦苦守候而已。大漢天下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支離破碎的家庭。但是,能夠像張氏這樣三十餘年如一曰的忠貞不渝的女子,卻並不多見。

庶民百姓的小夫妻事蹟,比不上文人墨客的折柳送友高雅,也不及達官貴人十八里長亭送友人的傳世佳話。但它同樣真摯感人,更能讓十里八鄉的普通百姓產生共鳴,細心呵護。

因此,望君亭存留百餘年仍舊乾淨如新,常常有鄉民前來打掃,四時節氣還有很多人前來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