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部分

,屬下建議主公與李利結盟可以,卻不可出兵相助與他。即使是袁紹率兵離開冀州前去會盟參戰,只要戰事沒有分出勝負,我幽州軍便不可輕舉妄動,更不能偷襲冀州。”

公孫瓚聞言錯愕,急聲道:“這是為何?既為盟軍,自然要出兵相助,豈可坐視不顧?”

關靖微微搖頭說道:“主公莫急,請聽屬下說完。現如今天下皆知大將軍李利已經取代其叔父李傕執掌朝堂,進位驃騎大將軍,權勢之盛已然無以附加,位極人臣。此番於夫羅大軍進犯涼州北地郡,大將軍親率十萬鐵騎出徵於夫羅,想來此刻已與於夫羅大軍交戰。但這場戰事短期之內不會結束,無論大將軍及其麾下鐵騎再怎麼勇猛善戰,十五萬蠻軍就算站在原地不動,也足夠西涼軍砍殺半個月。而這段時間便是中原諸侯會盟的關鍵時機,一旦聯軍會師,那西涼軍的處境就將岌岌可危,腹背受敵。這樣一來,中原大戰孰勝孰負,卻是未知之數。

如果諸侯大軍取勝,袁紹大軍縱然有所折損,但士氣必然高漲。倘若主公領軍偷襲袁紹後方,必然迫使袁紹立即回軍攻打我幽州。到時,我軍就不得不與袁紹展開一場大戰,而這場戰爭對我軍極為不利,其結果必定是敗多勝少。主公剛得幽州,境內尚且不安穩,叛軍未滅,這個時候確是沒有必要招惹冀州軍。而袁紹留下冀州上將鞠義駐守冀幽邊境,擺明是提防我軍背後偷襲,如此以來,我軍出兵相助西涼軍之事還是趁早打消此念為好。請主公三思而行!”

“嗯,長史此言不無道理。”公孫瓚微微點頭,十分不甘地沉吟道:“只是我等按兵不動,豈不是白白錯失了重創袁紹的大好機會?要知道,眼下我等最大的敵人就是冀州袁紹,今日我等錯失偷襲冀州的良機,待袁紹回過頭來,還是要與我等為敵,不死不休。何況,大將軍待我等不薄,又與我結盟,我等豈能坐視不理?我公孫瓚素來光明磊落,從來不會背叛盟友,此事讓我好生為難哪!”

關靖聞言神色微變,急忙說道:“主公勿憂。按照時下慣例,主公晉升前將軍,必定要上表謝恩。既如此,主公可以籌集一筆糧餉支援大將軍,順帶將中原諸侯結盟之事告之大將軍,並陳述我幽州之艱難處境。如此一來,主公既與大將軍結盟,又不用出兵相助,更不會有損聲譽。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兩頭兼顧?”

“好,左右逢源,又能不落口實,卻是上上之策,就這麼辦!”公孫瓚欣然應允,當即長身而起,朗聲道:“關靖聽令,本將命你立即籌集三萬石糧草、三千匹烏桓戰馬,而後由你親自帶領兩千將士沿途護送。爾等出塞之後沿陰山西行,直接送到北地郡前線,務必將本將的書信親自交到大將軍手上,不得有誤!”

關靖聞聲色變,心中暗暗發苦,這真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當即他不得不恭聲領命:“諾,屬下即刻去辦,五日內起行,一定不負主公重託!”

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一卷信帛,遍及楚河漢界。

風雲乍起,撩動無數心扉;

喜靜者黯然傷神,勞心者蠢蠢欲動。

乍起金戈鐵馬。

沉寂兩年之久的西涼軍再次大舉出動,引發天下震動激盪,暗流湧動。

從江南到江北,從東北至西南,一股暗流橫貫東西南北,將天下眾多諸侯聯絡在一起。

恍然間,天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西涼,側耳傾聽著有關西涼統帥李利的訊息。

蟄伏兩年之後,驃騎大將軍李利首次登上東漢權力巔峰,再次成為天下焦點,引領整個亂世的走向,掌握著這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仲夏時節,江南花紅柳綠,大好風光;塞外北風乍起,綠葉泛黃,楓葉再紅,風光大好。

北地郡,西北邊塞。

噠噠噠!

大道上,一對輕裝快馬飛馳而過,掀起地上的片片黃葉飄飄蕩蕩,飛舞激揚。

半晌後,策馬狂奔的一行人提韁勒馬,漸漸減慢奔行速度。

“夫君,前面就是池陽城,我們緊趕慢趕總算追上大軍了!”

勒馬減速後,一身戎甲的滇無瑕隨手摘下頭盔扔給身後的親兵,金燦燦的秀髮隨風飛揚,煞是奪目顯眼。隨之她擦掉額頭上的汗珠,抬手指著百步之外的城池,笑盈盈地對李利說道。

吼!

同樣放慢速度的李利,還沒開口說話,他座下的金猊獸便是一聲獸吼,獸王咆哮聲洞徹方圓十餘里,震得李利一行人振聾發聵。腦海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