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部分

此我這幾日一直揣在懷裡,沒有宣之於眾。而今袁紹屯兵邊境企圖進攻司隸,這樣以來,我等便再無憂慮,只要中原戰事持續半年,我等便可趁此時機剿滅閻柔等叛賊,實力再漲,不懼冀州軍進犯。”

說到這裡,公孫瓚顯得頗為振奮,神采飛揚,眉開眼笑,似乎他這個總攬四州軍政的前將軍已是大權在握一般。

倘若一切如他所願,等到真正佔據四州之地的時候,那他公孫瓚將成為天下間最強大的諸侯,實力還在西涼軍之上。到那時,問鼎天下便不再是夢想,而是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不過這一切任重而道遠,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對此公孫瓚心知肚明。身為一路諸侯,他還沒有狂妄到目空一切的地步,深知世事之艱難。但他確有鯨吞天下之志。早在陳留會盟之時,他便有此志向。

其實,陳留會盟中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都有取漢室而代之的心思,只不過這種心思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否則,各路諸侯何必急匆匆、興沖沖地領兵結盟,合兵討伐董卓?

相對而言,真正忠心漢室之人是絕對不會擅自出兵攻打京都洛陽。比如幽州劉虞、荊州劉表、徐州陶謙、揚州劉繇等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他們都沒有參加會盟,因為他們這些人才是忠心漢室的堅定擁護者。然而,陳留會盟之戰。表面上看起來。諸侯聯盟取得勝利。迫使董卓遷都長安;實際上,諸侯聯盟卻是慘勝如敗。沒有奪回天子,何談勝利?

正是由於陳留會盟失利,才促使那些忠心漢室的封疆大吏再不敢輕舉妄動。各自守著自己的地盤安享富貴,再也沒有起兵中興漢室的念頭。畢竟五十餘萬諸侯聯盟大軍都打不過西涼軍,憑藉劉虞、劉表和劉繇等人手中的那點兵力又能算什麼,根本奈何不得西涼軍。

時隔三年有餘,冀州袁紹再次調集大軍準備攻打西涼軍。推斷出袁紹的真正用意後,公孫瓚不用費神思量,就知道袁紹是故技重施,必定聯合中原各路諸侯再度聯合出兵,共同討伐西涼軍。與前次會盟不同的是。這次聯盟沒有他公孫瓚參與,而袁紹也不會邀請他出兵會盟。

“大將軍要與兄長結盟?”看完信帛的公孫範,一邊將信帛遞給侄子公孫續,一邊神色詫異說道。

“正是。”公孫瓚輕輕點頭,笑道:“大將軍想與我結盟。同富貴、共進退,永結盟好。密信上說,一旦袁紹大軍有異動,希望我們出兵偷襲袁紹後方,事成之後另有封賞。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公孫範思量著說道:“眼下我等若能與大將軍結盟自然是好事,畢竟我們幽州與西涼相隔千里之遙,沒有矛盾衝突。加之我等現在內憂外困,若能借助大將軍麾下西涼軍削弱袁紹的實力,何樂而不為呢?故而,愚弟贊成兄長所言,與西涼軍結盟,共同對付冀州袁紹!”

公孫瓚微笑頷首,目光轉向兒子公孫續身上,想聽聽自己的長子如何看待此事,明顯帶有考校之意。

“父親英明,孩兒也贊成與西涼軍結盟。但凡這種對我們有利的事情,我等豈能拒絕?”公孫續剛剛及冠,相貌和身量像極公孫瓚,話語口吻也與公孫瓚十分相似,顯然是處處效仿其父。

“嗯,我兒長大了。”公孫瓚捋住鬍鬚,笑呵呵地讚許道。

這時,先前面露懼色的關靖已經恢復如常,只見他故作深沉地疑聲道:“屬下贊成我軍與西涼軍結盟,但具體如何踐行盟約,卻有待商榷。”

“哦?長史此話何意,且細細道來。”公孫瓚頗感詫異地錯愕問道。

關靖眼底閃過一絲得意之色,神情卻是低頭沉思狀,儼然一副智深如海的智者模樣。

聽到問話後,他不急不躁地思索說道:“單以目前形勢而言,主公與大將軍李利結盟實屬明智之舉,可解燃眉之急。一旦袁紹出兵中原,那我幽州之困迎刃而解,大可放開手腳清除叛軍逆賊。憑此一節,我等便可與西涼軍結盟,此等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何樂而不為!”

說話大喘氣,這是關靖一貫的風格,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無獨有偶,公孫瓚恰恰吃這一套,因此每次遇到重大的事情都要將他請來一起商議,由此愈發抬高了關靖的地位,顯得不可或缺。

故弄玄虛之後,關靖輕吸一口茶潤潤嗓子,話鋒陡轉,繼續說道:“然則,西涼軍實力強大,乃眾諸侯之首,霸絕天下。而大將軍本人更是文武兼備,旦夕之間便平定久經戰禍的西涼二州,其武功之高、膽識之大,猶如壓在眾諸侯心頭上的一座大山,令人喘不過氣來,實為天下諸侯之心腹巨患。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