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大部分地區,另一匪首攫取了湖南的一部分,還有一個同時割據了長江下游,最後還有一個海盜頭目在福建崛起。每個頭目都膺號立朝稱帝。那個終於建立明朝的人在南京四周中國最富庶的地區站穩了腳跟,他懂得怎樣把巧妙的政治手段與武力奪權結合起來。他本人是勞動者的兒子,在參加造反謀求出路以前當過和尚。他撫綏平民,嚴明軍紀,並據說禁止劫掠。到1368 年他征服或收復了他的對手並佔領北京,在那裡他的子孫一直統治了大約300 年,直到1644 年他的最後一個繼承人才被推翻。

明朝諸帝統治了276 年,繼他們之後的滿人統治了267 年,這是個有趣的巧合。這兩段統治的時間證明了君主制政體的穩定,不管在位的是否為漢人。

第05章 政治傳統

帝制生存到1912 年,即威爾遜當選為美國總統的那一年。民國的領袖們是在帝制下成長起來的。今天中國的風雲人物只要回顧一下七、八十年以前,就可以想起北京紅牆琉璃瓦宮殿中的種種情況:慈禧太后的皇家煊赫氣派,專制制度下豪華靡費的服飾,太監,殯妃,宮人,侍衛,鑾輿,朝見,跪拜以及其他繁文褥節。這些東西剛剛消失。如果不看背景去觀察現代中國,其不得要領,正如不回顧華盛頓和傑弗遜、丹? 布恩( 1734…1820 年,美國邊疆開拓者。——譯者),和林肯、美國普通人和約翰? 洛克菲勒的應運而起或他們的發跡史,而去觀察美國一樣。

官僚體制

舊中國皇朝的統治是發展得最徹底最巧妙的官僚體制,這一點是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鍵之一。對於新近才碰到官僚政治問題的美國人來說,今天中國人怎樣設法避開其官僚政治傳統的壞處而又利用其好處,是個頗饒趣味的問題。

舊政府的中心在首都。毫無疑問,北京氣派宏偉的對稱佈局使它在所有首都中最能顯示以統治者為中心的堂皇氣象。巴黎和倫敦比它分散。華盛頓和莫斯科是昨天的產物,不能像北京那樣城門對城門,大道對大道,顯示出東方專制帝王的無上權威。他們興建都城,是作為其宮廷外圍的屏障的。雖然巍峨的城牆和城樓已在的年代拆除,北京仍以四周圍有護城河和紅牆的紫禁城為中心。紫禁城內聳立在大理石階陛上的黃瓦御殿,形成整個都城的中軸線。後面有一座人造大土山屏藩於北。前面有廣闊大道,如今是個一直往南,擴充套件到舊城前門的大廣場。哪個西方首都也沒有這樣清楚地成為中央集權君主制制度的象徵。

在北京,在13 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內,中國民政由著名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這個結構在最早的秦、漢帝制中已略具規模,到唐代就正式建立起來了。六部以外有兩套獨立的行政班子,即軍事系統和監察機關,連同一些次要的機關:翰林院、大理寺、國史館、太僕寺和光祿寺。明代在這些機關之上設立“內閣”,由大臣輔佐皇帝親政。清代的少數革新之一,是於1729 年增設一個比較不太正式的機構“軍機處”來處理軍國大事,從而成為實際上的最高行政機構。清朝有一套密如蛛網的區域劃分,這些地區分佈在中國18 省。每省分若干道,道以下依次有府、州和縣。地區的命官和他們那些遍佈境內的下屬助手構成地方政權的主體。正如從牛津、劍橋用古典文史教育訓練出來的英國文官那樣,他們被認為是無所不能的,要負責徵稅,維持治安,執法判案,主持科舉考試,監督釋站,以及在他們轄區內的所有公務。在理論上,他們是民之父母,並且被稱為、或者不如說自稱為“父母官”。朝廷命官分九品,每品各分正從。每品官都有特製的漂亮朝服,包括帽上的各色頂珠、官服胸背的錦繡“做片”。特權、職銜和身份待遇,都有明文詳細規定。高官可賞戴三眼花翎、或賜以“太子少保”的官銜。各省高階行政官介乎首都政府與各級地方官員之間。省級官包括一名通常管轄兩省的總督和一位較低階的同僚、即管轄一省的巡撫。這兩名官員的安插當然是為了使他們彼此制約,因為凡是涉及重要事務,他們必須聯合行動並會銜上奏。在清朝,總督常常是滿人,而巡撫是漢人。督撫之下有四個在全省行使職權的官吏:布政使(司政務)、按察使(管司法)、鹽運使和督糧道(督收供應京城的潛米)。

這遼闊中華商國的公務,也如同在所有官僚體制中一樣,是憑多種公文的頻繁往返來處理的。這多種多樣的往返公文,從其特定的格式和名稱就可看出官場的繁文褥節。巡撫呈皇上的奏書有一定格式,致下屬的又是另一格式。每件公文的開頭辭句都明顯標出它是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