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結束了對東北鐵路幹線的共同管理,並於1955 年從旅順海軍基地撤走。
在工業化方面,蘇聯的榜樣和專業知識起初曾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大鼓舞力量。幾千名中國技術人員被派到蘇聯培訓,並且在一個時期有萬名之多的俄國專家帶了圖紙來到中國,幫助擴建或新建211個新老工程專案,為整個工業計劃開了個頭(1958 一1959 年又增加了125 個工程專案)。從1950 年開始的五年期間,蘇聯每年給中國貸款仗閱0 萬美元作為經濟援助,由中國輸出原材料來償付。中國戰前的外貿格局顛倒過來了,物資輸送到蘇聯集團而不再輸送到西方和日本了。1954 年的第二次貸款為期五年,每年提供2 僅刃萬美元,但當時那個數目還不夠用於償付到期的第一次蘇聯貸款。中國接受了重大的技術援助,以及數量不詳的軍事裝備和資本裝置,但也因此背了債。
雖然北京起初並未清楚地認識到蘇聯榜樣的侷限性,中國效法斯大林俄國工業化的能力卻受到某些特殊情況的限制。中國有大面積的煤鐵礦資源,以及比以前所瞭解的更多的其他礦產和石油儲量,但在利用這些資源時需要在電力和運愉方面進行耗費巨大的投資。亞歷山大? 埃克斯坦指出,中國在5O 年代初的工業發展水平實際上更接近於19 陽年的俄國而不是1928 年開始實行五年計劃工業化時期的蘇聯。俄國在1 以刃年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生鐵、鋼和棉織品產量,以及每平方英里的鐵路線長度,已超過了中國在1952 年的相應數字,並且農村人口的密度只有中國的1 / 4 。到1928 年,俄國有了範圍廣泛得多的鐵路網,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煤、鐵、鋼、電力、紡織品等產量遠遠超出中國在1952 年的水平。而且,俄國受現代教育的技術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都比中國多得多,並有更發達的教育體系。蘇聯的工業化強調重工業而犧牲農民的利益,這個榜樣看來並不真正適合於中國的情況。然而,中共起初強調要發展重工業,其態度甚至比蘇聯人更加堅決。
如果對照兩國人口的增長以及人口與糧食資源的對比來看,中國想仿效俄國的前景就更為黯淡。人口過於眾多(1953 年的人口調查估計為5?83 億,每年大約增加1200萬到1400 萬),再加上相對地缺乏新的耕地,說明中國人口的糧食供應問題甚至比俄國還要嚴重。即使中國的中央集權政府可以建立起重工業和軍事力量的上層結構,它仍將是個肚裡空虛,經不起自然災害的虛弱巨人。
毛澤東和他的同僚極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希望有什麼限度。因此,中國物質資源方面擺脫不了的限制,同中共在鞏固政權和動員全國人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結合在一起,為演出50年代後期那一場全國性的巨大努力和歷史上的挫折準備好了舞臺。
第15章 力求社會主義改造的鬥爭
人民共和國內部的革命過程,最好作為兩場革命來理解,一場是經濟方面的,另一場是社會方面的。這兩場革命有時互相配合,有時則互相牴觸。為發展經濟而進行的鬥爭——建立重工業、消費品輕工業、科學農業以及隨之而來的一切工作——根據我們自己的或至少是蘇聯的經驗,我們一般都能懂得。但社會方面的改造卻同美國方式大異其趣,令人很難理解。
社會革命是要把農民變成公民,使農民大眾參加現代生活,進行技術化的生產,並積極參與當地的政治活動。但這就需要去掉舊中國的一項最經久的成就,即統治階級的傳統。對於讀過本書前幾章的讀者,我們無需重複講述中國農民大眾如何久已習慣於同少數特權者一起共存的情況,而這些少數的特權者是依靠他們所受的教育和社會關係才能夠擁有田地和當官的。統治階級的地位及其外部的一切標誌,已在一句古話裡有過說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由於統治階級一般是從城裡管理農村的,中共掌權後,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到農村去使它革命化。如果這一點做不到,那麼鄉下人就會保持他們所認為的、理應由統治階級實行統治的舊思想——比方說讀書就能當官的思想——這樣,舊的農村就會仍然樂意接受一個新的統治階級。
毛澤東主義的社會革命是透過改造人民來改造社會,因此它成為半受控制的鬥爭過程,進行不同的思想和行為之間以及不同的階級、地區和個人的利益之間的鬥爭‘雖然這種鬥爭大部分是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面對面地進行的——黨書記的5 小時報告,各學習小組中羞愧至極的自我批評——但它也在出版物上有所反映。一小批能幹的西方專家曾閱讀這些中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