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出現了新的道路、工廠、城市、堤壩、湖泊、造林和新開墾的土地。為此,6?5 億的中國人被動員起來,無論男女老少都投身於那些在強度和規模上無與倫比的工作。在國外最為出名的業績,是1958 年7 月開始的在沒有專家指導或裝置的情況下在“後院”用小高爐鍊鋼的運動。據報道,到7 月底約有3 萬到5 萬個小高爐,8 月有19 萬個,9 月底有70 萬個,10 月有100 萬個,總共有1 億人投人這場“奪鋼戰役”。不幸的是,所有這些勞動的產品大部是不能用的,雖然有不少人確實鑽研了冶金的實際問題。這樣,大躍進把小規模的工業帶到農村去,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應用了技術和動員了人力,但眼前所得的結果是亂七八糟的和不經濟的。
國家統計局聲稱1958 年的穀物和棉花產量在一年中幾乎增加了一倍,在這個基礎上,中央委員會為1959 年規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再增產50 %。1958 和1959 年供應短缺的現象,被歸咎於特大豐收後運輸力不足。上面的領導著迷於他們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事實上,1958 年是個好年成,產量可能增加了10 %或15%,而有些試驗田還可能增產很多。但由於統計局被拆散了,它不能對呈報的估計數字進行核實。中央委員會對外大肆宣揚的難以置信的收穫量,到1959 年夏末不得不丟臉地收了回去。翌年因氣候不佳,收成很差。糧食繼續短缺,仍舊需要進行配給。既然每年人口增長1?5 %到2?5 % ,而1958 年以後糧食接連五年減產,我們就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食物供應在最緊張的1960…1961 年減少了20 %。由於每人每日在正常的情況下只攝取約2000或2200熱量,減少這樣一個數字就意味著一場災難。以甜薯代替大米和缺乏畜產品的現象都是很明顯的。在1961 年後恢復了自留地和以後幾年有了好收成,使局勢有所改觀。但因生產化肥需大量投資,糧食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到1962 年,化肥產量只有200萬噸左右,僅僅是微不足道的開端。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是大躍進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根據發揮“群眾自發的主動精神”這種群眾路線思想而建立的。同這個群眾運動一起進行的,是分散經濟管理權。一個典型的公社由幾個高階農業生產合作社、即集體農莊合併而成。有的公社像區那麼大,較小的公社約有4000 到5000戶或2 萬人左右,大致相當於一個鄉。公社包含地方政府的所有職能,如軍事、公安以及地方貿易、財政、稅收、會計、統計和計劃工作,這些都受黨的控制。公社分為生產大隊,大隊又分為生產隊,這些生產隊或多或少相當於以前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也許包括半個村子。自留地被收回了,私有物件小至鍋、盆、桌、椅都交公。許多農民有一個時期都在大食堂吃飯。所有的勞力都受控制。每人每月要出工28 天,兒童都送去日託。這將大規模地提高農村的工作效率,使包括婦女勞力在內的所有勞力都有充分的工作可做。這種浮誇的想法像打仗那樣大張旗鼓地用空想社會主義式的熱情加以推行——例如企圖建立“按需”免費供應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制度。他們希望結果會出現很多農業城市,農民因此會無產階級化並脫離他們的土地。這樣就能更好地控制人力,改變農民的態度,喚起他們的主動精神,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地方性社會,其中包括自衛的民兵部隊。
這次革命使所有的人都工作過度,筋疲力盡,又由於挫傷了人們的積極性和管理不善,結果歸於失敗。平均主義的工資制度,即按需計酬的辦法,降低了勞動生產率。在公社內部像調動幾排兵那樣任意轉移勞動場所,也降低了生產率。中國那種精耕細作的園藝式的農業不能像俄國集體農莊那樣大規模地組織起來,特別是在缺乏機械化的條件下。
1958 年12 月在武漢召開的第六次全體會議上,中央委員會不得不把決策中心從公社轉回到生產隊一級,作為核算、收稅和分配收人的基本單位。不再強調吃飯不要錢的制度,工資重新按照勞動量和所掙的工分支付。當農業危機在1960年更為加劇時,公社權力又進一步分散到平均由20到4O 戶組成的生產隊,作為基本單位。自留地又發還了,食堂解散了。到1962 年,因為縮小了規模,公社的數目從大約2?4 萬個增加到7?4 個,約等於從前農村集市地區的數目。
中國原來的土改避免了蘇聯農業集體化的破壞性後果,因為中共是分階段慢慢地進行的,並且採取說服教育的辦法。然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