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部分

辯廳。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達40米的尖塔,內有50級階梯,此塔專供穆斯林教徒們每天拾級而上,登高朗誦《古蘭經》,以及祈禱朝拜之用。

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歎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三十五種不同型別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佔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巖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面各有十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壯嚴肅穆。

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水池盡頭則是陵墓,內有兩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賈汗王及皇后葬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圓柱形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傾斜12度。墓室中央有一塊大理石的紀念碑,上面刻著幾行波斯文:“封號宮中翹楚泰姬瑪哈之墓”。站在陵墓旁邊迴廊中央的石塊上,可以感受到強烈的迴音,令人迷濛不已。

主體建築外觀以最高階純白大理石打造,內外鑲嵌美麗的寶石(水晶、翡翠、孔雀石),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門,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來好像有兩座泰姬陵。這些鑲嵌的**中,以“邀請心地純潔者,進入天堂的花園”這句最負盛名。陵寢內還有一扇精美的門扉窗欞,傳說是出自中國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宮室裡則設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裡面放著的就是世界聞名的沙。賈漢和泰姬的兩座大理石棺槨,但這兩座石棺卻不是真的,因為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間地下室內。

棺槨上以翡翠、瑪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餘種價值連城的寶石鑲嵌出精緻的圖案,其工藝之精細、色彩之華麗,可謂巧奪天工,無與倫比。從外表上看,由於整座陵墓系由純白大理石砌成,因此,一日之中,隨著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時陽光強弱的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線和色彩就會變幻莫測,呈現出不同的奇景。

晨曦時分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色螢光,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

每逢花好月圓之夜,景色更為迷人。正如沙。賈漢在建好之初所說:“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

泰姬陵的修建也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據說沙。賈汗的寵妃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統的絕世美女,性情溫柔,擅詩琴書畫,二十一歲時與當時為賈汗吉爾國王的三王子庫拉姆結婚。她婚後與庫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隨,足跡遍佈疆場。

一六二八年,庫拉姆經過一場血戰繼承王位,給自己取名沙。賈汗,意為世界之王。寵妃阿姬曼。芭奴也因此得到宮中最高頭銜——泰姬。馬哈爾。但是好景不長,一六三一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隨沙。賈汗南征時,因難產而死,當時年僅三十九歲。

在她婚後十八年裡,共為沙。賈汗生下十四個子女,存活下來的只有四男三女。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賈汗傷心欲絕,他決定為寵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以表達他對寵妃的思念之情。同時,下令宮廷為她致哀兩年,禁止一切娛樂活動。

整座陵園的建築共有印度本國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達的建築師、鑲嵌師、書法師、雕刻師、泥瓦工共計兩萬多人參與了泰姬陵的建設。此工程選用了印度本國的大理石,中國的寶石、水晶和玉、綠寶石,巴格達和葉門的瑪瑙,,斯里蘭卡的寶石,阿拉伯的珊瑚等,整個陵園耗時1年修建,可以說是曠世工程。

目前國際遊客共同評價說,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過印度;不在月光下來到泰姬陵,就不算到過泰姬陵。

泰姬陵的門票也非常有意思,早中晚的票價不一樣,國際遊客早晨的票價含稅約合100元人民幣,而夜景則高達300元人民幣,而且並不是每天都開放夜景,不得不說斂財有道,不過週五只對當地伊斯林開放,其他人是絕無可能進去。

李墨白在這座見證了絕世愛情的陵墓時,心中也為這個被自己兒子殺了的皇帝感慨不已,戎馬一生,到老卻被自己的兒子囚禁了5年,想喝水都沒有,當皇帝的兒子奧朗則布卻只讓喝墨水。

李墨白花了3天的時間,在各個角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