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的賤民幾乎就如同豬狗一般生活在貧民窟,高種姓的男人只需要幾把米就可以佔有低種姓女人,而且據調查大多數的高種姓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男人非常認可。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宗教,擁有近十億的信眾,在印度國內佔有絕對的優勢,可以說印度12億人口中除了1億伊斯蘭和幾千萬的佛教和錫克教,其餘的人口都是印度教的信眾。
而印度教在李墨白看來就是一典型的邪惡宗教,在印度的寺廟壁畫和繪畫中,群/交、肛/交比比皆是,令人作嘔,印度教的教義中一方面提倡縱慾,另一方面又提倡苦修,就是典型的為統治服務的邪惡理念,絲毫沒有道德與公正可言,哪裡有人一出生就是賤民的道理。
事實上,在印度國內並不存在印度教,只是對印度國內同支同源宗教的統稱,包括印度教這個名稱都是外人給強加上去的。所謂印度教源自於古婆羅門教,現在又以毗溼奴派、溼婆派及性力派為主流,實在非常非常之複雜,僅僅印度教的神就有3億3000萬,英國殖民印度近200年都沒有搞清楚印度教。
在眾多的神之中,又以創造之神梵天、保護之神毗溼奴、毀滅之神溼婆三大神為主,而在三大神之中又以溼婆最為獨特,是至高無上的神,在印度人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關於溼婆,也可以說印度阿三最無恥的象徵,傳說溼婆是最厲害的神,曾經在眾神的親眼目睹之下,與妻子烏瑪連續不斷地做*100年,從類沒有停止,目睹這一幕的眾神全部都被驚呆了,擔心最後溼婆爆發後毀天滅地,於是紛紛請求,溼婆最後答應低著頭讓自己的**順著他盤成犄角狀的頭髮上流過,最後留向大地,形成了印度的恆河,於是印度人也就誕生了,其中就包括印度教中的戰神,於是也就有了‘恆河之水天上來’的傳說和洗浴‘聖水浴’的習俗。
別被這個傳說噁心到了,這個傳說在印度很多宗教典籍上都有記載,只是故事大同小異。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卻是是統治階級為了縱慾而對普通老百姓灌輸的愚民之道。
雖說對印度沒有任何好感,不過卻是對印度寺廟中的黃金珠寶感興趣,7月初的時候,印度一間很普通的寺廟可是盤查處轟動全世界的寶藏,價值220億美元的黃金珠寶,那些純金的神像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關鍵是這不是個例,所有印度人都有給寺廟捐款的習慣,幾乎每間寺廟都富得流油,況且印度寺廟中還有官ji,那可是斂財的重器,因而李墨白對於那張圖還是蠻期待。
知道小白已經按自己的要求將海德拉巴當地的地名給搞清楚了,心中便開始尋思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去尋寶,這一點很關鍵,凡是宗教盛行的地方,百姓都很愚昧,這是一把雙刃劍,及好辦事兒也不好辦事兒,尤其是這次探寶還和宗教有關。
想到這裡,李墨白有些憎惡時代週刊起來,這時候給自己上封面,完全是添亂,雖說自己在印度沒有知名度,但是自己這樣去,目標也太明顯,真出了岔子,那可就不是小事兒,事後人家也能分析出來。
不過現在木已成舟,李墨白便決定以交流梵文和旅遊的名義前往印度,雖然這個名頭看上去很普通,但卻是光明正大,也讓人看不出太多的破綻。
想到這兒,李墨白便開始籌備此次行程,需要準備的東西倒是不多,洛陽鏟自是必不可少,不管怎麼樣,總得打探到那幅藏寶圖的虛實。
對於印度的歷史,李墨白也只是一知半解,歷史上或者和考古上有沒有發現重大寶藏也不算了解,也只有去了才能打探的到。
一個星期之後,李墨白便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在印度這個落後的國度,李墨白倒是沒有知名度,一點也不顯眼。
李墨白雖然頗為期待藏寶圖中的寶藏,但卻一點也不著急,頗為隨意地參觀起印度的著名景點,第一站自然是新德里的哈瑞奎師那神廟和博物館、美術館等,雖然不喜歡印度,但卻不妨礙去了解這個國度。
接下來毫無疑問的便是前往莫臥兒王朝的泰姬陵,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它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美麗無比。
雖然是印度皇后的陵墓,但不得不說是一座漂亮的建築,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令人讚歎。泰姬陵整個陵園是一個長方形,長576米,寬293米,總面積為17萬平方米,陵寢居中,東西兩側各建有式樣相同的建築:一是清真寺,一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