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渴望。

“朋友們,今天我要對你們說,儘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依然懷有一個夢。這個夢深深植根於美國夢之中。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州的紅色山岡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一個非正義和壓迫的熱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會改造成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綠洲”

馬丁·路德·金在這次演講中抒發了他作為一個黑人內心最熱烈的夢想,呼籲種族平等、人格尊嚴。在這次著名的遊行和演講之後,迫於巨大壓力,美國國會於1964年簽署了民權法案,宣佈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政策,禁止在各行各業中存在種族歧視規定。同年,35歲的馬丁·路德·金以“非暴力爭取民族平等權利”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

儘管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運動取得不小成就,但黑人爭取民權的現實道路仍然艱難,每一次進展都受到阻礙。雖然法律聲稱公民的權利已經平等,但在現實中存有偏見的白人仍然與法律背道而馳。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在下榻的汽車旅館裡,被種族極端分子刺殺身亡。馬丁·路德·金的遇害引發了美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黑人抗暴鬥爭浪潮,席捲了全美一百多個城市。

第一部分 第8節:追夢(2)

馬丁·路德·金一生為黑人謀求平等權益,功績卓著,對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的精神和事蹟被載入美國史冊,激勵著人們為種族平等而奮鬥。他那篇家喻戶曉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讓很多人難以釋懷,成為一代代後人追尋自由、平等和幸福生活夢想的路燈。

若干年過去了,儘管美國社會還一直存在著種族和民權問題,非裔、拉丁裔和亞裔等在美國仍受歧視,但美國民權事業已取得了巨大進步。在20世紀末,美國社會已習慣了大量的黑人警察、黑人官員、黑人明星,成千上萬的普通外裔人口進入了中產階級,獲得了醫生、律師、銀行家、科學家、經理等職業和地位。

越來越多的外裔人口踏上了馬丁·路德·金和林肯的夢想旅程。在21世紀開始之際,2000年,鮑威爾成為美國第一個黑人國務卿;2008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這是美國建國二百多年來,第一次迎來了一位非洲裔黑人總統,成為一個標準“美國夢”的新版本。奧巴馬的勝選演說——“Yeswecan(是的,我們能)”,無疑將“Ihaveadream(我有一個夢想)”具體化和形象化,讓整個世界再次感受到“美國夢”的力量和希望。

事實上,在世界上多數人的眼裡,美國是一個以夢想成真而著稱的國家,是一個寄託了人們夢想的國度。“AmericanDream”這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名詞,是世界上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追求的夢想。

在300年前,18世紀初,當一群英格蘭移民乘坐“五月花”號帆船橫穿大西洋來到北美洲的馬里蘭,想尋找一塊清教徒能居住的淨土時,從這個時候起,一個至今被奉為傳奇的“夢”——“美國夢”就開始萌芽了。

18世紀來到美國的移民都是歐洲的弱勢者,最典型的是英格蘭的清教徒和德國的破產農民。由於早期美國土地廣袤而人口稀少,移民都能獲取大片肥沃的土地,當時擁有足夠多的土地就意味著財富和成功;後來隨著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西部發現金礦,一些人因掘金而一夜暴富,這波“淘金潮”推動了移民西進的浪潮,也為美國夢抹上了濃厚的“黃金色彩”。因此,早期的美國夢基本上就屬於是“土地和黃金”的“美夢”。

另外,在早期移民者來到美國時,美國還處在殖民統治時期,移民者對政治平等要求格外強烈,並自發地開展了許多爭取民主權利的鬥爭。於是“平等權利”也成了早期美國夢的一個重要內容。

不過,在早期美國夢中,移民者的大片土地是透過屠殺當地印第安人而獲得的“無主之地”;高產農田的耕種者大多是從非洲擄掠來的黑奴;西進掘金的勞力是血淚交加的華人苦工。所以,早期的美國夢更多的是歐洲移民夢,是一場血淋淋的不義之夢。

到了19世紀下半葉,在美國南北戰爭前後,美國開始了工業化。外來移民更多地進入到紐約、芝加哥、底特律等新興工業城市。從此,“美國夢”就有了新的內涵。這一時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