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市管理費,免得乞丐什麼混進來。在吳越城市進出是不收錢的,但是需要關防和護照。雒陽這裡用的是通行證,辦證在鄉間裡正那,正式登記打上鋼印是在縣衙,然後就可以憑這個進出雒陽。那些非近處郡縣的,都可以在城門處辦理,憑有效關防和護照辦理。
大漢國的戶籍管理太混亂,殺了人,遠走他鄉就可以免了罪責。關公當年殺人,遠走他鄉,徐庶也是,還有N多人就這麼遠走,就可避罪,這個是吳越太上王不能接受的。
你殺了人,現在制度下,在故鄉就拿不到護照和關防,那麼各地城池、軍堡、關隘就不得透過。甚至是大的渡口也需要檢查。這種做法是管束百姓,是嚴厲些,但是也保障了大部分百姓的利益。盜賊很難竄逃。
一個大兵橫下長槍,“剃頭的,過來。”
“軍爺,您這是?我那通行證是辦了一年的,隨時可以出入,並不須繳納費用。”
剃頭匠所說的是年證,和臨時證不同,那些小販什麼都是辦理年證,一年100錢辦理費用,在一個年度內,隨時免費無限次出入雒陽城。而雒陽城內居民則收取50錢一年的管理費辦理年證,可以免費無限次出入,要是拒絕支付這個費用,等著被驅趕出去吧。
“軍爺,您看這是我本人的證,沒有外借啊。這個是徵費完的鋼印。”
“廢話啥,剃頭一次幾個錢。”
“修額頭修發,五個錢,剃光頭、短髮,十個錢,修面五個錢。洗頭,長髮二十錢、短髮十個錢。”
剃頭所說的洗頭最貴,是因為洗頭長髮的話,剃頭匠很麻煩,要費肥皂皂角香料熱水不說,人工也要搭進好多。吳越商社賣到雒陽的肥皂很貴,比吃飽一頓都費錢,大家也只能偶爾用用。
“肥皂我有,洗頭幾個錢?”
“那就算五個錢好了。”剃頭匠不想得罪人,但是也不敢不收錢。商戶主動不收錢是行賄罪,處罰流放一千里。那個可是吳越一里,不是大漢一里。一千里流放就要去洞庭彭蠡了。
當然反過來,勒索威逼人家不收錢就是勒索罪,處罰加倍,流放2千里起。現在雒陽當兵待遇還好,犯不著正卒不做去做邊疆屯卒戍卒。
“好,剃短髮,用這個肥皂幫我洗。”守門計程車兵藉機留下剃頭匠,畢竟輪休時剃頭也不算違規。一手拿出一把銅錢數了下,啪得拍在剃頭挑子上,“數數,十五個大漢新錢,仔細看好嘍。”
吳越太上王和皇帝討論經濟問題時,給出的一個政策就是,藉著南洋的銅礦開採,銅並不缺乏,市場上的銅錢也不能叫他們加入流通。所以預定三年時間廢止以前一切銅錢,只准用大漢新錢和吳越制錢。這個做法其實就是讓一部分多餘的流通貨幣變成死錢,讓市場恢復活力。讓大漢四百來年積攢的五銖徹底廢掉,然後以新錢一統天下市場。因為有個很簡單的經濟原因,南洋諸島用奴隸開採銅錫的成本只有鑄錢面值的一半不到。除去運輸和環節費用,這般搞一次,就能賺2成淨利左右。何樂而不為呢?吳越太上王指點下,吳越大王也是黑心起來。吳越大王虞彘也釋出吳越新制錢也將跟隨大漢新錢釋出,舊錢限時上繳稅收或者置換,三年後,舊錢不再流通。吳越新錢更加黑,十文銅幣用銅鑄造,一文、半文、一厘全部用鐵鑄造。小額貨幣用鐵錢也有利於市場流通,每年爛掉的鐵錢,就是屬於國家的收入。因為它們再也不會置換回來。吳越新錢加入了大額貨幣發行量,一貫面值的銀幣和十貫面值的銀幣。黃金只做十兩、五兩、一兩金錠,市場隨行就市。
“軍爺,您請坐,那說好,不再變,短髮,剃短髮。”剃頭匠怕有些人剃了短髮又反悔,來回說了好幾次。
“囉嗦什麼,短髮,老子沒那麼娘們。”
遠處酒樓等人的公孫康苦著臉指著他們,“士卒當街髡首削髮,學那蠻夷樣子,唉,我華夏衣冠何在,父母何在?”
“少爺,這個,怕老夫子的話不頂用哇!”
“怎麼說?”
邊上有幾個客人吃著豬頭肉就糟燒,耳朵支起,聽得話來。有好事者站立起來拱手,“這位公子請了,這孔聖人還真的不頂用。”
公孫康更加疑惑起來,怎麼邊上也有人這麼說?
“公子,那3千多篇的虞家尚書被吳越太上王刊印大發天下以來,我等總算知道上古禮儀。上古時期,長短髮各隨自己意願,並沒有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可輕易毀傷之說。這虞家尚書的推廣以來,太上王事事以上古聖王事塞責,別人也無話可說。孔聖人說的是自家禮儀,和上古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