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洲,那需要多少火山一起噴發才能將整個地球上空全部遮擋?再說,我們也沒有發現現有火山曾經一起噴發的證據,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地質上應該存在一個十分清晰的火山灰帶。

那麼,太陽為什麼會消失呢?我們認為,是月球人之間的戰爭導致了遠古時太陽的消失。當時的月球距離地球很近,近得好像兩顆星球都快合而為一了,月球3000多公里的弧形月面就高懸在人們的頭頂。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月球生物內部發生了武裝衝突,月球的反叛者以地球為基地,一方面,他們進攻月球生物在地球上的各種基地,許多城市在轟擊中被毀滅;另一方面,反叛者開始用類似今天的熱核武器攻擊月球大本營,由於雙方的技術水平差不多,因此戰爭進行得異常激烈。破壞力巨大的武器轟塌了月球表面的防護層,大量的月球碎片被炸離月面,進入地球的同步以上軌道。大家知道人造衛星的原理,衛星離地球越遠(當然不能過遠),它存在的時間也就越長,同步軌道的衛星就比近地軌道的衛星壽命長。因此可以這樣猜想:被炸離月球的月球物質在地球的上空形成了厚厚的塵埃層,它們圍繞地球高速旋轉,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也許是幾個月,也許是一兩年,擋住了太陽的光輝。這就是太陽消失神話的起源。

也許有的人會問:被炸離月面的物質最後到了哪裡?在地球的吸引力下還不是要落回地球表面嗎?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如此眾多的月球隕石呢?

不錯,圍繞地球旋轉的物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最後終將回到地球的懷抱。然而,大家不要忘記,闖入地球大氣層的物體,在高速運動下,必然要與空氣發生磨擦產生熱量,最後燒燬闖入者。在晴朗的夜空裡,我們經常看見一道光亮閃過夜空,那就是闖入者的下場。遇到一些特殊的年份,我們還可以看到密集的流星雨,無數顆隕石闖入大氣層,最後化成無數條光帶。因此,從月球表面崩落的大大小小物質,在經過大氣層回落地球表面時,絕大多數被燒燬,只有極個別的,因為體積巨大而成為隕石擊落到地面。事實上在以後的章節裡,我們將看到這些物質回落地面時的壯麗景象,以及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第五節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我們之所以肯定〃天地分離〃是事實,而非杜撰,還因為在天地分離的神話裡,有許多內容並不是憑人們的想象就能創造出來的。《淮南子·天文訓》在描述天地分離時,曾經說到一個重要天文現象,即〃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除非一次巨大的天象變動,否則沒有任何人可以憑空想象出這個情節。當時的人肯定在天地分離時看見北極星等其他一些定位星辰,發生過空間位移的現象。舉個例子,現在的北極星是判斷方位的一顆重要星辰,它處於南北向地軸的北端,因此在地球北半部任何一個方位上看,北極星都代表著北方。所謂的〃日月星辰移焉〃,就是指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上姿式的變化,這種變化導致地球上的人在觀察星辰時發現,原來的定位星辰已經不在原來的位置上了。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淮南子》中〃日月星辰移焉〃,肯定說的是地球的變動,而不是宇宙星系的變動。而地球的變動又是指地球在軌道上的姿態變動,大約是指地球從傾斜的變成直立的,或從直立的變成傾斜的。這一切都在暗示著我們:地軸在人類大災變時(主要是天地分離)發生過嚴重的偏移。

那麼,地軸以前的方位又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看有關地球地質考古的一些資料:

大家知道,現在的地軸是南北向,地球幾乎直立在它的軌道上,圍繞地軸在旋轉,地軸與赤道差不多成90度垂直角。在地軸的南北兩極終年被厚厚的冰層所覆蓋,這是由太陽光照射的角度造成的。太陽光線直射地球赤道,隨著地球圍繞太陽的執行,太陽光直射地球的範圍逐漸向北、向南移,但最北不超過北迴歸線,最南不超過南迴歸線。當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的時候,北極地區就長時間見不到太陽;當太陽光直射北迴歸線的時候,同樣,南極也會發生與北極一樣的情況。因此,南北兩極的年平均氣溫都在一10℃左右,即使在最溫暖的季節,氣溫也不會高於8℃,而且為時很短。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南北兩極的植物極少,基本上沒有高等的植物。

然而,在歷史上,南北兩極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寒冷。在中國的遠古神話裡,北冰洋並沒有處於冰凍狀態,而是一片波濤洶湧的大洋,氣候宜人。《列子·湯問》裡,黃帝就曾擔心海上的五座仙山會漂流到北極去沉沒,所以派了十五隻大龜輪流馱負。《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