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山海經》(今本無,《莊子·秋水箱》成玄瑛注引)曾記載說:〃羿射日,落為沃焦。〃

《文選》注引雲:〃尾閭,水之從海水中出之也,一名沃焦,在東大海之中。尾者,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族聚之處,故稱閭也。在扶桑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裡,厚四萬裡,海水注之,莫不焦盡,故名沃焦焉。〃

屈原《楚辭·天問》王逸注曰:〃界仰射十日,中其九,日中九鳥皆死,墮其羽翼。〃

《玄中記》雲:〃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沃焦也,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東海南,方三萬裡,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東南流而不盈也。〃

所有這些記載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射日時天上曾落下過東西;二是這些東西像石頭而發燙,溫度很高。許多人都將這些記載理解為隕石的撞擊,這是沒有根據的,因為這種推測與許多歷史記載不相吻合,掛一漏萬。我們認為,十艘或數艘宇宙飛船在修復月球的過程中,在熔化構成月海的物質時,很可能由於不慎將一些物質落入地球,造成古人記載中的〃沃焦〃事件。

至此,我們將〃后羿射日〃、〃女媧補天〃、〃東海沃焦〃等幾則神話,按照它們內在的邏輯規律,並將它們放到我們的大假說之下,既作為證據,又作為假設的線索。事後我們發現,這些神話惟有這樣解釋,才能使它們顯出活力,才能揭示到神話的本質上去。如果我們將每一個神話都孤零零地去對待,那麼這些神話就是死的,就沒有了系統。所以,那些只會感嘆中國神話不如古希臘神話有系統的專家、學者們,為什麼不去換一下腦筋想一想:難道神話的系統只有古希臘一種模式嗎?中國〃天〃神話的邏輯性這樣強大,它為什麼就不可以作為一種模式呢?

十日(月)就是月球智慧生物系統的宇宙飛船的假說,並非故弄玄虛,事實上,月球智慧生物之間的往來一直持續到唐代。從漢代以後,由於人們天文知識的進步,許多天象的記載更為精確,人們再也不會將月亮誤認為太陽,所以我們在漢代的史書中發現有數月同出的天象。這種精確的記載一直持續到隋唐時期,比如,《隋書·天文志》記載:〃太清二年五月,兩月現。〃時間是公元548年6月;《新唐書·天文志》記載說:〃貞觀年,突厥有三月並現。〃時間是大約公元618年前後。而這些記載如果放到遠古時期,肯定會被認為是數日同出。

第十二章 人類的第一代文明

〃神〃不但創造了人,而目還教育了人,於是有了人類的第一代文明〃中介文明〃。《周易》、中醫、金字塔都是第一代文明的遺留物。然而,這一切都毀於一場大洪水,高山上牧羊人的後代沒有能力將第一代文明繼承下來,而是發展起另外一種文明,那就是我們今天的物質文明。

〃中介文明〃,是我們的第四個假設。

第一節 文明的曙光

我們關於人類的起源、天地分離、史前大洪水、修復月球等等的假設到此已經告一段落,現在讓我們來談一談與我們今天生活有直接關係的人類文明問題。

我們人類一直有一種誤解,認為當前的文明乃是起源於6000多年以前,它的標誌就是文字的出現。然而,按照我們的假設,人類的文明本應該有兩個,它的劃分以大洪水為界,前一個文明應該稱之為第一代文明,也叫〃中介文明〃(至於什麼是中介文明我們以後要談到);後一個文明應該稱之為第二代文明,也叫物質文明。我們今天正處於第二代文明當中。

關於第一代文明,我們是這樣假設的:從人類被製造,到大洪水的毀滅,中間只有短短的一段時間(大約幾千年),按照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在這樣短的時間裡想孕育一種文明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這一代文明如果從舊石器時代算起孕育了整整60多萬年),因此第一代文明並不起源於人類自身的創造與積累,而是來自於那些創造我們的〃神〃的教育,應該說人類第一代文明的老師是〃神〃。這樣一來,在人類的第一代文明當中就包含了來自宇宙深處某些文明的因素。

我們承認,這個假設僅僅是對人類在公元前400多年前,文明突然達到一個讓歷史不解高峰的推測,它本身沒有多少直接資料作為證據,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合理的推論,希望對此有興趣的同仁可以找到直接的證據。

在人類的歷史上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幾乎所有的民族,不論他們居住在北美洲還是大洋洲,也不論他們是居住在山區還是平原,在他們的早期文化裡面都有關於〃人神相雜〃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