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皇帝已經沒有人理會他們,那麼這自然就成了他們尋找自己的存在價值的方式,無論是女工漲薪論證,還是工業化優先地區,亦或者是海外移民的人員分配,所有的事情,現在他們都要參與意見,當然,要向功利看齊。
這是個機會!
萬曆心中猛地一亮。
言官們尋找自己的價值,但是萬曆同樣尋找著如何利用言官的方式,而現在,言官們的表現也恰恰向萬曆證明了他們有存在的必要。
“左都御史現在是誰?”萬曆張口問道。
“是李世達。”萬曆身後的張鯨不等王家屏開口,就率先搶答道。
“讓他來見朕吧!”萬曆心中一邊構思,一邊開口說道。
第358章 諫言會議
一個古老的封建王朝已經憑藉著歷史的教訓,已經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官僚制度了,單單從官職和制度本身上來看,王朝的制度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大明的言官制度同樣在這一制度的範疇之內,所以,倘若以言官存在的必要性來看,他們的存在似乎並無不妥之處。
負責監察並有提出執政過失的言官們何時變得越來越糟糕了?顯然,倘若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那麼就是思想上的問題。
而現實也確實如此,大明後期的問題出在混亂的思想上,雖然制度同樣有不完善之處,但是倘若思想還有進步性,那麼制度的缺陷是可以被修補的,而思想上的問題,單單靠制度,解決不了。
沒有學過社會學的萬曆自然不會懂得什麼叫做早期官僚制度和發展後的官僚制度。前者自然是封建王朝中的典型,依靠超凡魅力權威充當社會的統治基礎,從而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