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沉默良久,捏起小旗,看看沙盤,又看看對面眼神平靜的魏霸,猶豫半晌,恭恭敬敬的應了一聲:“喏。”
此時此刻,他不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馬參軍,不再是那個咄咄逼人的襄陽才子,而是一個被剝去了華麗的外衣,裸露出傷痕累累的身體的垂死之人,渾身上下看不出一點生氣,只有眼神中還有一絲絲黯淡的光芒,如風中的火苗,隨時都可能熄滅,卻一直沒有熄滅。
(未完待續)
第246章 生死之間
丞相大帳吵成一片,熱鬧有如菜市場。
向朗面色通紅,已經有些氣急敗壞。他們在來敏等人犀利的言辭面前一敗塗地,毫無抵抗力。看著來敏揮舞著大袖,引經據典,口若懸河,論證著馬謖必須死的無數理由,向朗恨不得衝去,直接撕爛來敏的嘴,打他個滿臉桃花開。
此時此刻,他真希望魏延在,遇到這種情況,魏延根本不會和對方理論,直接拔刀。再囉嗦,老子現在就劈了你。
無數次,向朗曾經因此鄙視過魏延,不過現在,他真的希望自己能有魏延那麼蠻不講理。
因為講理實在講不過來敏這個老匹夫啊。
向朗無奈的看向諸葛亮,講理講不過來敏,寄予厚望的魏霸根本不露面,不知道躲在什麼地方看笑話。現在馬謖的生死只能落在諸葛亮的身上,希望他還能記得馬謖的好,希望他還能想得起來馬謖身後的荊襄人,哪怕這是一種威脅,只能要救馬謖一條命,他也認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沒了退路。向朗也知道,從決定發動荊襄人請願的那一刻起,他就沒了退路。
主動權,已經轉到了魏霸手中。
可是魏霸卻不露面了。
向朗沒想到魏霸會玩這麼一手,敢冒著得罪整個荊襄系的危險放耍他。在對魏霸咬牙切齒的同時,他又希望魏霸馬上就能出現在諸葛亮的面前,這不僅關係到馬謖是生是死的問題,更關係到荊襄系以後將何去何從,特別是他向家的命運。
這種複雜的心理讓他心亂如麻,更是語無倫次,被來敏辯得啞口無言。
看著窘迫不堪的向朗,諸葛亮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場公議已經有了結果,從場面上也可以看得出來,馬謖必死無疑,除非他肯動用自己的權威,一票否決。
只是那樣一來,他將面臨著政治上的重大危機。他之前幾年的辛苦將化作烏有,接下來的幾年,他也要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平定內亂上,根本無法應付魏吳聯合來犯的危機。
如果自己的地位不穩,又怎麼能全力對外?
一邊是親如手足的馬謖,一邊是風雨飄搖的大漢,我該怎麼選?
諸葛亮的臉色越來越白,眼神也漸漸的不安起來。他不是看不到向朗企求的眼神,他也不是不知道馬謖委屈,可是現在,他能怎麼辦?
魏霸呢,這小子把事態搞得這麼大,把向朗蠱惑得亂了心志,把我架在火上烤,現在人到哪兒去了?
一想到魏霸,諸葛亮的心情就非常複雜。魏霸守住了關中,為他保留了最後一絲臉面,讓北伐不至於一無所得,可是魏霸的倔強也讓他很不滿意。現在魏霸鼓動向朗請願,更是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不得不將馬謖的生死交給眾議。
交給眾議,就脫離了他自己的控制,更是在某種程度上推卸責任的一種懦弱表現。諸葛亮非常不喜歡這種局面,可是他又不得不如此。否則,他就只能狠心殺死馬謖,用馬謖的首級撫平那些人的憤怒。
他不願意,馬謖是他的心腹,是他的手足,可是他又不得不如此,要不然他就無法面對接下來更危險的局面。
在緊張的思索之後,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強行控制著聲音的顫抖。
“馬謖沮敗軍事,依軍令,當斬!”
向朗怒不可遏,一掌拍在案上,仰天長嘆。
帳內所有人為之愕然,諸葛亮的臉色也非常難看,陰得能滴下水來。
廖化匆匆走進輜重營的時候,魏霸正一手托腮,打量著勝負已定的沙盤,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聽到身後的腳步聲,他的眼角輕輕一顫,嘴角挑了起來,露出釋然的微笑。
馬謖有些緊張的看著沙盤,不時的偷眼看一下魏霸的表情。此刻的他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前輩,而是一個等待老師評判的學生。
原因很簡單,他的生死掌握在魏霸手中。只有魏霸才能救他一命。
在生死麵前,他可以做出赴死的抉擇,可是當一線生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