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部分

“嗯。”向朗點點頭,“陪我走走?”

馬謖猶豫了片刻,慨然點頭:“好。”

兩人慢慢的向前走去,向朗卻一直沉默著,他不知道如何對馬謖說。馬謖和諸葛亮商議了這麼久,想來已成定計,他再說,馬謖能聽他的話,改變主意嗎?他們都是襄陽宜城人,又有通家之好,馬家兄弟五人,都把他當自家長輩一樣看待。可是馬謖才氣過人,心高氣傲,卻不是一個容易聽人勸的人。

向朗想了很久,還是沒忍住。

“幼常,你來之前,我向丞相進了一計。”

馬謖眨眨眼睛,瞟了一眼向朗:“向公,丞相剛才已經對我說了。丞相說,向公之計,是老成之言。”

向朗苦笑一聲,知道馬謖誤會了。他等了這麼久,可不是擔心諸葛亮會誤會他。

“幼常啊,我現在還堅持我的意見,不贊成立刻與張郃決戰。”向朗停住了腳步,憂心沖沖的盯著馬謖:“退守隴山,保有關中,以守代攻,待敵自潰,豈不是更穩妥?”

馬謖略作思索,不答反問:“那向公以為,以關中為最大戰果,誰將是首功?”

向朗啞口無言。他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了,他考慮的僅僅是戰局,而諸葛亮和馬謖考慮的卻是整個蜀國的政治,著眼點根本不是一回事。並不是他沒有考慮這些問題,他本人便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閒置的。他和諸葛亮、馬謖的分歧在於哪個更重要。

很顯然,諸葛亮認為抵制其他勢力的增長更重要。

“向公,此戰我們有較大的優勢。”見向朗臉色沮喪,馬謖有些不忍,接著又勸道:“聽到張郃來的訊息後,我已經撤出榆中的大軍,正在星夜趕來。一旦大軍合圍,張郃那一萬多人就是甕中之鱉,手到擒來。”

“這麼說,丞相已經同意你的建議了?”

“是的。”馬謖微微一笑:“丞相固守,牽制張郃,我率大軍從後面包抄。”

向朗惋惜的看了馬謖一眼:“幼常啊,這一仗如果打贏了,那當然是奇功一件。可是如果打輸了,幼常,我擔心襄陽馬家,會喪失一個棟樑之才啊。”

馬謖笑了起來,拱拱手:“多謝向公謬讚。我還要趕回去,就不多陪向公了。等這次大戰之後,再來向向公請教。”

看著匆匆而去的馬謖,向朗長嘆一聲。

(未完待續)

第208章 亂群之馬

來敏的撤退論一出,一片附和聲。

諸葛亮的臉色有些難看,他看到附和的人不僅有那些一慣反對他的,還包括了一些以前支援他,至少是保持中立的人。看來張郃給他們帶來的壓力的確不小。

“來將軍請坐,其他人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嗎?”諸葛亮擺擺手,示意來敏入座。來敏面色一僵,悻悻的退了回去,卻不服氣的斜睨著諸葛亮。大帳裡至少有一半人支援他,剩下的那些雖然沒有明言支援,卻也低著頭不說話,顯然也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他倒要看看諸葛亮這次會怎麼處理。

不管怎麼處理,諸葛亮都是一個敗局。蜀漢軍攻城無果,已經疲憊不堪,魏軍援軍一到,士氣大振,必然會出城反擊。雙方兵力差不多,魏軍又有精騎助陣,優勢很明顯。戰,蜀軍必敗,不戰而退,則諸葛亮的北伐到此為止,同樣是一個敗局。

諸葛亮注意到了來敏的不憤,卻不以為然,而是繼續詢問其他人的意見。大家互相推讓了一翻,爨習站了起來,躬身道:“丞相,敵眾我寡,久戰無功,愚以為不宜久留。應該先撤回漢中,屯田練兵,以待時機。這一戰,雖然未能全取隴右,可是揚我聲威,讓逆魏驚惶失措,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目的。見好就收,方為得計。”

諸葛亮微微點頭,表示對爨習的謝意。爨習雖然也贊同退軍,可是他的態度和來敏完全不同。他至少還給諸葛亮留了一點面子。

爨習是建寧大族,他的外甥就是李恢。當年劉備反攻劉璋時,李恢奉命求見劉備效忠,並奉劉備之命招降了馬超,立下了功勞。前年諸葛亮南征,李恢以庲降都督的身份督軍助陣,平定南彎之亂,又立了戰功,現在是蜀漢鎮守南方的方面重將。爨習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不過他依仗著建寧大族的身份,在丞相府做一個參軍,其實就是個閒職,沒什麼實權。可是他的話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一部分益州大族,特別益州南部大族的意見。就算諸葛亮不予採納,也要給幾分面子。

爨習剛退了下去,姚伷又站了起來,發表了一番看法,主體意思相同,著眼點不一樣。他提醒諸葛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