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哈哈一笑:“犬子頑劣,急需來公這樣的大儒教誨。哈哈哈魏延只好來請來公出馬了。來公,我已經向丞相請示過了,丞相也說能當此大任者,非來公不可。來公,就不要推辭了吧。”(未完待續。)
第519章 自力更生(第三更,求月票)
建興八年的春天,成都很熱鬧。
丞相諸葛亮正在準備北伐,大量的文臣武將隨軍北行,從各地徵發計程車卒像一條看不到頭的長龍,頭已經離開成都北門,伸向逶迤的大巴山,尾巴卻還在成都之南。
與北伐的隊伍相比,去荊州的隊伍就顯得非常寒酸,起行的人們除了自己的家人,幾乎看不到送行的故舊。雖然丞相出面,證實了鎮北大將軍魏延的話,卻沒有打消眾人的猜疑。不少人都懷疑諸葛亮出面支援魏霸不過是避免與魏霸的正式決裂,而武陵是個陷阱的本質並沒有變,去武陵,不僅意謂著要和魏霸一起冒險,更意謂著與丞相正式分道揚鑣,這其中的風險也許更大於武陵的風險。
在如此巨大的風險面前,很多人保持了沉默,陳祗最終就選擇了觀望,他甚至沒有來為陳禕送行。不過陳禕也不孤單,來敏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決定去武陵。他這麼做,倒不是對魏霸有信心,而是因為他實在沒什麼選擇了。諸葛亮對他的評價非常差,從漢中回來後,曾經說過“來敏亂群,有甚於孔文舉”這樣的話,因為這句話,來敏賦閒家中,閉門思過。他已經年逾六旬,在仕途上沒什麼希望,做一個教化蠻夷的大儒,留名後世,能在《儒林列傳》佔一席之地,對他來說還是有吸引力的。
與來敏同行的還有一些商船,陛下劉禪、皇后張氏帶頭募捐,東拼西湊,集結了二十多萬石糧食送往武陵,這些是魏家、關家、張家、馬家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莊園裡的餘糧拼湊起來的,劉禪為此親自趕到丞相府,和諸葛丞相商量了半天,丞相才同意從少府調撥了五萬石米。
來敏站在船上,看著遠處的成都城,長嘆了一聲:“我這把老骨頭,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看到成都,看到陛下。”
陳禕笑眯眯的說道:“來公,姜太公八十方遇文王,你才六十出頭,身體又好,肯定有機會看到陛下興復漢室,滌盪中原。將來雲臺之上,也會有來公尊顏的一席之地呢。”
“小豎子,又來忽悠老子。”來敏笑罵了一句,心情寬鬆了些。“形容雲臺之上,我不敢奢望,但希望能看到陛下定鼎洛陽,我就心滿意足了。”
“來公,就算陛下定鼎洛陽,南陽也不可能成為帝鄉了。”
“你懂個屁。”來敏眼睛一翻:“南陽雖然不是帝鄉,可是荊襄系卻是朝廷棟樑,又怎麼會差?萬一被你猜中了,丞相在關中遭遇魏軍主力,無法破局,最後還要小魏將軍突破宛城,直插洛陽,又怎麼能少得了南陽父老相助?”
陳禕連連點頭,半真半假的說道:“來公高見,小子不能及也。有來公這樣的大儒相助,小魏將軍一定能有機會立功。”
費禕站在臨沅的城頭,看著遠處的船隊緩緩駛留臨沅,趕向辰陽,輕輕的吐了一口氣。
與他並肩而立的張溫笑了一聲:“文偉,現在可以簽約了吧?”
“可以簽了。”費禕偏著頭,打量著張溫:“惠恕,我的任務完成了,你呢?是不是也要為自己打算打算了?你不會自欺欺人,相信孫權真的會計往不咎吧?”
“我能怎麼辦?我的家族全在吳郡。”張溫苦笑道:“大丈夫,總不能為了自己的安全而置家族於不顧吧。”
“其實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辦法。”費禕詭異的笑了。
“什麼辦法?”張溫打量了費禕一眼,也不禁笑了,用力捶了他一拳:“有什麼話就快說,別跟我裝高深。”
“你張惠恕是什麼樣的人,我還能不清楚,何必一定要我說出來?”
“你是說學潘濬?”
費禕點了點頭:“我想你也明白,如今三國並立,實力都差不多,但是我大漢是正統,道義上無人能及。如今關中入手,荊州也踏進了一隻腳,丞相、馬謖和魏霸老中青三代人都是當世英傑,將來的天下肯定是我們大漢的,江東也不能例外。你既然因才高而為孫權所嫉,何不捨末求本,歸心大漢?如果你與我大漢的某個重臣結親,孫權多少會有所忌憚,縱使不用你,也不敢傷了你姓命。”
“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撫夷將軍,領武陵太守魏霸不就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
“哈,我就知道你費文偉沒安什麼好心。”張溫笑了一聲,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