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3部分

一統,復歸於晉,似乎也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而晉這個字除了指代國名、地名之後,又有上升之意,《易傳?序卦》曰:晉者,進也。魏霸晉爵晉王,本身就和“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話互相呼應。

“幼常兄熟讀經典,也通曉內學,不知道對此有何觀感。”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馬謖轉著茶杯,漫不經心的說道:“民心即天意啊。”

習忠嘿嘿一笑。他就知道馬謖不會反對,甚至可能這些議論的背後就有馬謖的影子。馬謖和向朗關係親近,據說當初魏霸曾經夜立於向朗之庭,兩人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向家支援魏霸,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馬謖作為向朗的親近,當然不甘落後。

至於習家,習家當然更願意支援魏霸再走一步。

“蔣琬、楊儀等人,都不過是書生,成不得大事。以李嚴的手段,整治姜維也不在話下。可是,這最後一步就不是李嚴能擺得平的了。”馬謖抬起眼皮,看了習忠一眼:“吏終究是吏,再能幹的吏也是吏。”

習忠眼神一閃,明白了馬謖的意思。

李嚴不以經學名世,他是以吏治出身,辦事能力的確有,可是要談到這些大事,李嚴的學識遠遠不夠。也只有劉備那種同樣缺少經學背景的人才會相信他那一套,才會採納他呈現上來的祥瑞。事實上,他搞的那些東西在儒者的眼裡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支援劉備登基的諸多祥瑞中,武陽赤水有黃龍現,九曰乃去,就是李嚴的手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祥瑞。黃者,土也。龍者,皇帝也。這聽起並不錯,可是有一個問題。劉備是繼承漢德,應該是火,而不是克火的土,所以說,黃龍現不僅對劉備以繼漢為號召不利,反而不利。

只是當時劉備急於登基,顧不上再甄別是否名正言順,這才讓李嚴撿了一個便宜。劉備登基已成事實,李嚴又與諸葛亮一起並受顧命,誰還敢來指出他這個錯誤呢。說他錯了,豈不等於直接說劉備得位不正?

現在情況不同了,大漢的火德終於走到了最後,拿出李嚴這個不倫不類的祥瑞,不僅可以證明以晉代漢具有合理姓,還可以順便打壓李嚴。李嚴作為曾經給劉備獻祥瑞的人,現在還好意思再給魏霸獻祥瑞麼?而且,他這一次為魏霸做刀,整治丞相府的人,難免會得罪不人,留下壞名聲,魏霸從自身的考慮出發,也不會再重用他。

所以,別看李嚴現在折騰得兇,他不過是個前鋒,是開路搭橋的。等代漢的大戰真正拉開序幕,指點江山的人決不會是他。

那會是誰呢?眼前的馬謖就有機會。

“這是關係到天下蒼生的大事,不可等閒視之。”馬謖不緊不慢的說道:“既不能禁言,又不能放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不是智者所當為。放縱,又難免會有人惡意生事,生出事端。你現在身為留守的步兵校尉,是不是也該盡起職責來,維護一下秩序,保證成都乃至益州的安定?”

習忠心領神會。“那大司農是不是多提供一點錢糧,我手頭那點兵,可不夠啊。”

“只要你能徵到兵,錢糧不是問題。”馬謖嘴角輕撇,得意的笑道:“你如果有把握守住劍門,保證益州的安全,我可讓姜維今年從益州拿不到一粒糧食。他想把益州當糧倉,嘿嘿,想也別想。”

習忠挑起了大拇指:“幼常兄,還是你高明啊。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未完待續。)

第1018章 人心所向

郭修趕到了野王,立馬山坡之上,看到連綿數里的大營,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晉軍的兵威之盛,絕非奄奄一息的魏國可比,如果不出意外,魏霸一統天下的大勢已成,只等發動最後一擊。要想力挽狂瀾,談何容易。

“魏霸不死,絕無可能。唯有奮起一擊,才有一絲希望。郭孝先,你必須成功。”郭修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句,輕踢馬腹,向大營馳去。

到了營門前通報,時間不長,有人把郭修帶到了虞汜的帳門。又在虞汜帳前等了小半個時辰,郭修才見到了虞汜。

虞汜居中而坐,年輕英武的魏武坐在一旁,埋頭在文案之間,仔細翻看著一本厚厚的作戰計劃書。郭修皺了皺眉,有些奇怪。他不認識魏武,但是從魏武華麗精良的甲冑可以看得出來,這員陌生的年輕將領級別不低,應該僅次於魏霸,至少不低於虞汜,可是他在虞汜又是坐在客位上,顯得有些尊卑顛倒。不過,更吸引郭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