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突圍。
蔡德忠等人堅決不從,認為由姑嫂兩個女子迎擊敵人,而自己堂堂偉丈夫卻突圍而走,日後何以面對鄭君達在天之靈,何以面對全國的反清義士?但此話遭到了姑嫂的嚴詞責備,認為反清人物如果因此而全部犧牲,對反清大業沒有任何好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一定要想辦法保住有用之身,繼承先烈遺志。
至於姑嫂二人,只是一介女流而已,而且早就想與亡夫亡兄見面了,何必攔阻?蔡德忠等無詞以對,只好忍痛答應。
郭秀英又將遺孤二人,託蔡德忠等帶出重圍,長成後繼承先父遺志。
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於是開始。
郭秀英姑嫂帶領三十多名志士先向敵軍陣中衝殺,以一擋百,反覆衝擊敵營,砍殺清軍數十人。
與此同時,蔡德忠等五十多人則從相反方向突圍殺出,清軍畏其神勇,紛紛後退。
這批人乃衝出重圍,留下了日後洪門組織的基本力量。
郭秀英,鄭玉蘭姑嫂二人身負重傷,終因人孤勢單,所率志士犧牲殆盡,雙雙毅然投河自盡。
船伕謝幫恆父子均為反清人士,事後從河中撈出二人遺體,先藏於船中,當天晚上埋葬於三合河畔。
當年冬天,又在河畔村落附近建立〃姑嫂廟〃,外表和一般村落的〃社會壇〃一樣,使清廷官員無法識別,以便日後反清志士前來憑弔。
蔡德忠等數十人突圍之後,開始潛伏在附近的山野之中,隨後,分批化裝成各種人物,再行北上,先後到達湖北邊境的萬雲山,山中有一個寺叫萬雲寺,主持名叫萬雲龍,他收容了蔡德忠等人,共同謀劃復明大計。
此外,萬雲山的附近還有一名反清志士,設立了〃白鶴道觀〃,自稱〃白鶴真人〃,以研究道教為名,暗中招攬反清復明志士,此人便是陳近南。
陳近南原名陳永華,雍正初年任翰林院學士。
身侍清宮,心懷故國。
火燒少林寺後,更對清朝不滿,於是辭官回鄉,廁身道教。
陳近南與萬雲龍一道一僧,居住如此近,且志趣相投,蔡德忠等人的到來,更是增加了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