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唐·王勃:《滕王閣序》。
正當起義將要進入行動階段,張國燾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於7月30日從九江趕到南昌,傳達國際和中央指示。周恩來當即召開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前委委員李立三、彭湃、惲代英和譚平山、葉挺、周逸群等。張國燾說:“中央意見暴動宜慎重,國際電報,如有成功把握可舉行暴動,否則不可動。將在軍隊中的同志退出,派到各地農民中去。所以目前形勢,應極力拉攏張發奎,得到張之同意,否則不可動。”周恩來等都一致反對張國燾的意見,認為暴動斷不能推遲,更不可停止,張發奎受汪精衛那一派的包圍,決不會同意共產黨的計劃,共產黨應站在獨立領導的地位,再不能依賴張發奎了。激烈辯論數小時,因張國燾代表中央,不能用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來決定。到31日早晨,會議接著開,又辯論數小時之久,周恩來忍無可忍,憤然以辭職相抗爭,說:“國際代表及中央給我的任務是叫我來主持這個運動,現在給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負責了,我要即刻回漢口向中央報告。”正在這時。得到報告,說張發奎已參加汪精衛在廬山召開的反共會議,決定嚴令賀龍、葉挺限期將軍隊撤回九江,在第二方面軍實行清共,通緝共產黨人廖乾吾、高語罕、惲代英等人。這使張國燾的意見顯得十分荒唐可笑。張國燾只得表示服從多數。會議最終決定8月1日凌晨舉行武裝起義。
8月1日凌晨2時,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南昌起義爆發了。起義軍各部按照預定的部署向敵人發起進攻。由於第二十軍一名副營長叛變告密,敵軍已有嚴密的警戒,於是發生了激烈的巷戰。到清晨6時,駐南昌市區的敵軍3000多人停止抵抗,起義軍完全控制了南昌。這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社會秩序井然。頸掛紅領帶的起義軍戰士威嚴地守衛著重要機關,巡邏在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街頭圍觀起義軍的安民告示。中共江西省委組織了“江西民眾慰勞前敵革命將士委員會”,各群眾團體組織的慰問隊,抬著豬肉、西瓜,慰問起義軍。
8月1日上午9時,在原江西省政府西花廳召開國民黨各省黨部及特別市黨部、海外黨部代表聯席會議,到會代表共40餘人,劉伯承和李嘉仲以四川代表的資格出席。會上選舉了革命委員會,委員有譚平山、宋慶齡、惲代英、賀龍、郭沫若、鄧演達、周恩來、葉挺等25人。又推選出譚平山、宋慶齡、惲代英、賀龍、郭沫若、鄧演達、張發奎7人組成主席團,實際主持工作的是譚平山。在單命委員會下面,分設秘書廳、農工委員會、宣傳委員會、財政委員會、黨務委員會、參謀團、總政治部、政治保衛處等機關,以吳玉章為秘書長,張國燾為農工委員會主席,惲代英為宣傳委員會主席,林伯渠為財政委員會主席,張曙時為黨務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李立三為政治保衛處處長。革命委員會成立後,中共前敵委員會變成了革委的黨團,很少開會,在連日行軍作戰的情況下,參謀團實際上成了起義軍的領導中樞。
關於參謀團的組建,據周恩來後來回憶:“參謀團當時沒有人任主任。
後來我就指定劉伯承同志來做參謀長,他起初謙虛,不肯答應;後來我說一定要你來做,他才擔任參謀長職務。”①參謀團的委員有周恩來、賀龍、葉挺、蔡廷鍇等。
起義後,部隊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賀龍為代總指揮,①《南昌起義》,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571頁。
葉挺為代前敵總指揮,編為3個軍:第二十軍軍長賀龍(兼),黨代表廖乾吾,轄3個師,第一師師長賀錦齋,黨代表方維夏,第二師師長秦光遠,黨代表陳恭,第三師(在臨川組建)師長周逸群,黨代表徐特立。第十一軍軍長葉挺(兼),黨代表聶榮臻,轄3個師:第二十四師師長佔勳名(會昌委任的),黨代表顏昌頤;第二十五師師長周士第,黨代表李碩勳;第十師師長蔡廷鍇(後在進賢突然脫離起義軍,將隊伍拉到浙江去了)。另成立第九軍,任命朱德為副軍長,想爭取部分滇軍加入起義軍,但未獲結果,後將第二十五師撥歸朱德指揮。從此,一支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敢於抵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的革命軍隊誕生了。劉伯承就以這支軍隊的締造者之一而載入史冊。
第三節隨軍南征
8月1日下午7時,在總指揮部召開參謀團會議,研究南進路線。會議由劉伯承主持,出席會議的有周恩來、賀龍、葉挺、蔡廷鍇和蘇聯顧問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