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誠當中,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坦然、按部就班和胸有成竹的表現,以致使人覺得引導他們走進教堂的不是信仰,而是理智。

美國人不僅是基於利益而信奉宗教,而且往往是把他們從信奉宗教當中可能獲得的利益放在現世。在中世紀,神職人員張口就是來世,從來不為論證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現世也能成為幸福的人而操勞。

但是,美國的傳教士卻不斷提醒信徒注意現世的幸福;他們只有經過一番巨大努力,才能使信徒的視線不看現世。他們為了打動聽眾,總是向聽眾說明宗教信仰如何有助於自由和公共秩序。在聽他們佈道的時候,使人經常難於辨別宗教的主旨是求來世的永遠幸福還是求現世的康樂。

〔見帕斯卡爾:《思想錄》,布倫施維格編,第233節。托克維爾並未按原文A照錄〕

164

第十章 關於美國人對物質福利的愛好

在美國,對於物質福利的熱愛並不是個別的,而是普遍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以同樣的方式去熱愛,但至少人人都有這種熱愛。在那裡,滿足身體的微不足道的需要,為生活創造小小的方便,也是人們普遍關心之所在。

某些類似的現象也見於歐洲,並且日益明顯。

在導致兩洲產生同樣現象的許多原因當中,有幾個原因與我討論的問題接近,而且我應當加以闡述。

當財富為幾個家族世代相傳而所有時,雖然會有一大幫人享受物質福利,但他們並沒有感到只有他們在獨享這種好處。

人心最容易激動的時刻,不是在他們順順利利得到一種貴重物品的時刻,而是在他們想要得到這種東西但未能完全如願,而在部分地滿足之後又時時害怕失去的時刻。

在貴族制社會,富人從來不知道尚有與他們的現實生活不同的生活,根本不擔心自己的生活會有變動,幾乎想象不到還有另一種生活。因此,物質福利對他們來說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生活的方式。可以說,他們把物質福利視為人生之當然,身在福中而未意識是福。

由於他們對物質福利的天生的和本能的愛好可以這樣無

165

第十章 關於美國人對物質福利的愛好951

憂無慮地得到滿足,所以他們便把自己的精力用於別處,專心於某些更困難和更偉大的工作,併為這種工作所激勵和所吸引。

正因為如此,有些貴族雖然身在物質享樂之中,但又對這種享樂持有一種傲慢的輕視態度,並在不得不放棄享樂的時候能夠表現出驚人的毅力。推翻或打倒貴族制度的歷次革命都曾證明,過慣了舒適安逸生活的人可以容易忍受清苦;而經過千辛萬苦過上好日子的人,在失去幸福的之後,反而難於生活下去。

當我們從上層階級轉而觀察下層階級的時候,亦可發現類似的現象,但其產生的原因不同。

在社會被貴族統治和保持安定的國家,一方面是一般老百姓慣於安貧,另一方面是富人慣於擺闊。富人之所以不必為物質享樂操心,是因為他們可以垂手而得;窮人之所以斷了物質享樂的念頭,是因為他們沒有希望獲得和享樂的慾望不強。

在這種社會里,窮人的想象力完全用於來世。現實生活的悲慘處境雖然限制著他們的想象力,但他們可以逃出這個限制,去想象遠在天上的安樂。

反之,當等級的界限取消,特權不復存在,財產日益分散,教育和自由普及的時候,窮人的心裡也會產生獲得享樂的念頭,而富人則唯恐失去享樂。結果,出現了許多小康之家。享有小康生活的人得到的物質享樂,雖能使他們體驗到這種享樂的好處,但還不能使他們覺得這種愛好已經得到充分的滿足。他們只有經過努力才能得到這種享樂,而且在盡

166

061第二部分

情享用的時候還懷有戰戰兢兢的心情。

因此,他們始終是在熱心追求或竭力保持一種十分心愛,但又無法充分滿足和不能肯定得到的享樂。

如果問我人的哪種激情最受出身低下和家業不豐的影響和制約,我將認為是人對物質享樂的愛好。這種追求物質享樂的激情,本質上是中產階級的激情。它隨這個階級的發展而發展,隨這個階級的強大而強大,並隨這個階級的佔有優勢而佔有優勢。這種激情正是從中產階級向社會的上層和一般老百姓擴散的。

我在美國遇到的貧窮公民,沒有一個不對富人的享樂表示嚮往和羨慕,他們的想象力也從未離開命運使他們未能得到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