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秋伯伯的義子,不是親兒子。秋伯伯另外有一子一女。兒子名楓。駱炯明原來是街上的小叫花,快餓死了,身上長滿了凍瘡,發著高燒,在街上裹一張草蓆,就要被送到亂墳崗去。秋伯伯看他可憐,就將他撿回來,給他治傷。傷治好了,他就沒走,留下來給秋伯伯做兒子了。
雖然都是兒子,但也有親疏厚薄。秋伯伯對駱炯明並不好,經常讓他做些苦事累事,有時候兩個兒子不和,秋伯伯秋伯母總是嚴厲呵責駱炯明。駱炯明雖然常被義父義母責罰,但他感念義父救命治傷授武之恩,倒也不埋怨。
可是秋伯伯待我是截然不同,倘若是他兒子駱楓和我起了爭執,秋伯伯定要責怪駱楓的。我被寵得象公主一樣,後來聽大人們的意思,是要讓我嫁給駱楓,兩家親上加親。
可是我壓根兒不喜歡駱楓,他自私懶惰,任性張狂,在我眼裡,比起英俊爽朗,會照顧人的駱炯明,那真是天淵之別。我見駱炯明在駱家地位低下,沒人疼他,有時候受了委屈,只能一個人背地裡偷偷哭泣,可能我素性裡就有些憐貧惜弱的性格,我經常去安慰他,唱歌給他聽,做飯給他吃,我們一起在冰冷的溪谷裡划船,在雲霧繚繞的山崖上採摘野花,在峭壁上依偎著看日出日落,數天上的星星,他講笑話給我聽。他風趣幽默,總會逗我歡喜,我總是開心的笑。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