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吃豆腐

是巫人?!”

祭牙口中的巫,和現在所說的巫師差不多,只不過那個年代的巫人非常神聖,就跟神仙差不多,每年大大小小的祭祀全都需要巫人,而且宮中還有專門的巫醫。因著春秋時期的醫學還很落後,所以巫醫在醫生行列佔有很大比重。

祁律笑了笑,沒有說話,他點好了一鍋豆腐,立刻又取了石膏水,用同樣的辦法點漿。

俗話說得好,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這鹽滷和石膏水都叫做滷水,但是點出來的豆腐那滋味兒是大不一樣的,因著湖滷水點出來的豆腐水分凝聚的少,所以口感比較結實,但是豆香濃郁,在市面上便稱作老豆腐或者北豆腐。

而這石膏水點出來的豆腐,白皙剔透,猶如美人的凝脂,好似剝了殼兒的雞蛋,因著裡面凝聚的水分多,所以口感細滑鮮嫩,但是豆香味淡,俗稱南豆腐。

南豆腐、北豆腐各有各的滋味兒,各有各的好處,口感不一樣,軟硬不一樣,豆香不一樣,能各自做出無數種美味佳餚來。

點漿之後,就是壓成塊狀的形狀了,祁律用重物將豆腐押起來,這個光景便開始做豆腐腦。

這古來豆腐腦便有鹹甜之爭,甜豆花和鹹豆腐腦代表著南北的不同風俗和口味兒。中國的南北以秦嶺淮河為分界,鄭國和洛師正好地處周王朝的中央,也就是中原,所以是北方,鄭國和洛師的菜色,也以鹹口為佳,所以祁律覺得,大行人的口味應該喜歡鹹口豆腐腦才對。

不過鹹甜滋味兒,並非用南北就能劃分清楚的,這其中的奇妙,必須個人嘗過才知道,很多北方人覺得甜豆花無法接受,很多南方人覺得鹹豆腐腦是異端,但往往嘗過之後才發現,美食的博大精深,就是鹹甜皆宜,雅俗共賞。

再者說了,祁律還想用這鹹甜之爭做些文章,所以打算鹹豆腐腦和甜豆花都做出一些來,反正不費時候。

祁律很快打了鹹豆腐腦的滷,正巧膳房裡放著很多醃菜,拿出一些醃菜來放在滷裡點綴,好看,還能提鮮,做好了鹹豆腐腦的滷,往白花花的豆腐腦上一澆汁,白的剔透,醬汁琥珀,一股鹹香滋味兒撲面而來,若是早晨,就著一根油條,吃著豆腐腦,吃下去這麼一頓早飯,又滋潤又愜意,一天心情都好。

祁律做好了鹹豆腐腦,祭小君子已經迫不及待的端起來就吃,豆花的口感彷彿一個柔若無骨的美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