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及第的夏言去了哪裡,大家看到的只有陸炳不恃寵而驕的性格和大公無私舉賢讓能的秉性。於是朝中自命清高之徒也對陸炳讚不絕口,陸炳在朝中的人脈更進一步。

陸炳真的不想升官嗎,非也,陸炳不是為了做官而做官,他是為了報仇而回京的。官位高低有時候和報仇的關係很密切,有時候卻也不大,陸炳現在若是捲入政場之中身在高位,反而不利於接下來的步驟。否則若是需要更進一步的話,陸炳才不會這麼做作的虛情假意呢。現如今陸炳想要做的乃是鼓動傻狗上牆,為己所用,而他的官職並不重要,權勢已然夠用。歷代宦官證明,官職的高低和手中權力關係不大。

傻狗是誰,自然就是張璁了。此時的張璁已經入了內閣,至於怎麼進的的確不太光彩,與陸炳拒不受官相比更是自慚形穢。首先是張璁是透過抨擊走楊廷和才上位的,後來也是下中旨才被提拔。楊廷和不走的時候大家還人人煩這個當時大明真正的當家人,不過楊廷和一走,眾人才知道楊廷和重要性,於是他們心中便開始怨恨張璁了。

接下來張璁上位後面對的第一場大陣仗就是大禮儀事件,那次導致了許多官員被打了板子,其中還有被打死的。若是說在此之前,朝中大臣是因為張璁科舉不利,靠著投機倒把抨擊忠臣上位而瞧不起的話,現在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因為屁股的傷疤一疼就能想到張璁那張醜惡的嘴臉。

楊慎被髮配走後,張璁又對楊廷和落井下石,雖然是幕後黑手但誰也不傻。沒人敢怪皇上,於是矛頭再次對準了張璁。平心而論,張璁其實行政能力是不錯的,皇帝交代的差事他都能盡力完成,而且完成的還不錯。之所以聲名每況愈下。是因為張璁太不會做人了。

他自恃是朱厚熜奪取朝中大權的重臣功臣,談吐之間便開始囂張跋扈起來,走路都是仰著臉走,一旦與朝臣引發矛盾,他就會歇斯底里的上奏摺攻擊。張璁的確有功,而且是朱厚熜豎立起來的典型。朱厚熜自然給他面子,所以張璁每每都能得勝。

最後張璁名聲垂直降落臭名遠播的原因,是因為他那幫同樣因為大禮儀事件而得到提升或者更上一層樓的盟友們。桂萼和郭勳之流,這幫人要麼貪圖享樂,違法亂紀,破壞綱常。要麼就是囂張跋扈,欺男霸女,總之名聲都不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璁和這幫人聯絡到一起,名聲能好了那才怪呢。

張璁想要入閣,資格是不夠的。首先他科舉的名次實在是太次了,不過是個二甲中的中後段,而內閣大多是由庶吉士擔任,也就是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和二甲中的前幾名,才有資格做庶吉士入翰林院。

其次,想入閣需朝中大臣會推,共同推舉某人入閣,現在對張璁趨炎附勢的不過是擔心張璁這條瘋狗咬到他們罷了,或者想借用張璁的力量更進一步推波助瀾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亦或是借張璁之手借刀殺人。不過,到了要是真推舉內閣的時候,張璁還是趁早歇著吧。

對於這點,張璁倒也清楚得很,頗有自知之明。最後一步是朝中內閣成員提交會推名單。皇帝批准,才能入閣。所以說很多時候地位不代表這一切,權利才是最主要的。

內閣可以駁回皇帝的決定,但是皇帝可以任免內閣,也就是說你若不答應皇帝的要求,皇帝就不讓你幹了。之所以依然有人,比如楊廷和,可以駁回皇帝的皇命,卻依然可以在位,並非是因為他是內閣首輔,而是因為他所掌握的文官勢力,代表著整個大明官場甚至代表著整個朝廷。故此說,權利才是最關鍵的,名份在其次,這點足以反覆論證。

張璁求助當時的內閣首輔楊一清,進行了提名,而皇帝也下了中旨,也就是直接提拔張璁入了內閣。這讓透過科舉層層考上來,透過磨練一步一步升官的大臣們所感到不齒。所以這也是張璁不受歡迎的一大原因,只不過現如今地位如此,不管假意尊敬還是真的佩服,總之人人見到張璁還得是俯首帖耳客氣萬分。

這一點上倒與陸炳當年很是相似,陸炳當年的在貪官中頗具惡名,還被叫做殺神陸炳,但是在大多清廉官員中名聲很好,卻依然和人家玩不到一起去,就是因為陸炳是受了皇上的眷顧,直接提拔起來的。而今陸炳重入朝廷,科舉,拒絕皇帝任命,都是為了更好的和朝臣們打成一片,當然他也做到了。

在某種意義上將,張璁的心情陸炳理解,頗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所以在與張璁的交往中,陸炳把握得很好,幾番勾引之下,張璁現在吃喝玩樂樣樣俱全,當然陸炳也沒給他貪贓枉法的機會,一切都由陸炳供應,並未把這些痛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