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部分

典這次不做聲了,他很清楚,這不過是開始而已,滿清統治的崩陷就在眼前。

滬浙**其實很順利,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順利。

滬浙是光復會的大本營,也是同盟會的重要活動基地。策動滬浙舉事的主要人物是陳其美。

作為堅定追隨孫文的同盟會骨幹,陳其美並沒有參加導致同盟會分裂的8月10日的東京會議。當時他仍在上海主辦《民生報》,加緊做宣傳和組織工作。

東京會議的訊息傳至陳其美耳中,陳其美深恨陶成章、宋教仁等人的分裂行為(這幫人自日本回國路過上海也未聯絡他)。本來他準備親赴日本拜謁孫文,給註定心灰意冷的孫文打氣鼓勁。但尚未成行,便聽到了武昌舉事及魯山大軍入關的訊息。陳其美當即找到李烈鈞,決定不再遲疑,立即行動。

陳其美說,“第九鎮舉事,武昌已在起義軍控制之下,這是一個太好的訊息了,必將再次震動滿清朝廷,加上蒙山軍魯山部入關,其目標無疑是京師。韃子朝廷的注意力全部被蒙山軍及武昌吸引了,哪裡還能顧得上上海?這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必須馬上行動。”

李烈鈞表示同意。

行動的力量是有的,那就是上海商團。這個成立於1907年的組織一直鼓譟立憲,因為其成員都為江浙名流,如黃炎培、雷奮、史量才、張謇等,在經濟上有著很強的力量。商團以保護企業工廠庫房為名購置武器,訓練兵卒,實際上已經有了軍隊的雛形。其時,商團會長為李平書,副會長為沈縵雲、葉惠鈞。其中沈縵云為信誠銀行經理,在於右任介紹下加入了同盟會,是堅定的反清人士。而李平書雖不是同盟會成員,但對滿清也失去了信心,不難拉至同盟會一邊。

李烈鈞是知兵的,他對急不可耐的陳其美說,“上海彈丸之地,若要起義成功,必得江蘇、浙江響應方可,不然難以成事。”

陳其美贊成聯絡浙江、江蘇一同行動。但堅持必須立即動起來,以上海的起義促使浙江及江蘇生變。陳其美對李烈鈞說,“再等下去江山都要姓龍了,哪裡還有我們的立足之地?這樣,你負責聯絡江浙兩省,我來組織上海的舉事。”

書友們一定估計到了,陳其美領導的上海起義很順利。沈縵雲說服了李平書,以商團為主力,9月3日凌晨“倉促”舉事,一舉佔領南門外高昌廟江南製造局,滬寧車站等要地,抵抗輕微,上海官員紛紛逃避。當日傍晚,陳其美在張園集會,宣佈上海光復。

次日,杭州起義。浙江宣佈**。

浙江本是革命黨重點活動的區域,陶成章、秋瑾、徐錫麟等均以光復會或同盟會會員身份在浙江開展工作,從思想上,組織上為起義奠定了基礎。徐錫麟、秋瑾的英勇就義(浙江革命黨一直認為秋瑾已犧牲)更激勵了浙江反清勢力的決心。他們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意識到軍隊的重要性,從而將工作重心轉入了軍隊。至1909年,浙江新軍已編了一個混成協,其中管帶(營長)蔣尊簋、朱瑞,隊官顧乃斌,教官馮熾中。督練公所黃元秀等均為革命黨。陶成章自日本秘密回浙。見杭州已是風聲鶴唳,立覺時機成熟,立即著手組織杭州起義。陶成章與陳其美不睦,自然與上海方面未曾聯絡。李烈鈞尚未抵浙。陶成章便斷然發動了杭州起義。

起義是在4日凌晨二時舉行的。由被革命黨所控制的新軍部隊充任主力,分別由筧橋、南星橋出發,內應開啟了望江門和新城門。革命軍順利入城,黎明時分便打下了巡撫衙門、報國寺軍械局等要害部門,除了千餘旗營官兵抵抗外,無不望風披靡。旗營將軍、協領等在勸說下投降,杭州光復。

那個時候的特點就是控制了省城,就等於控制了全省。

且不說朱爾典聯絡各國公使商議中國鉅變,徐世昌和良弼進宮覆命,隆裕太后也在場,唯有痛哭而已,拿不出一點辦法。

載灃也是束手無策,他自然早已聞悉武昌事變的訊息了,曾嚴令停泊在武漢江面上的海軍艦隊轟擊武昌,但艦隊只向劉家廟打了幾炮就完事了。海軍統制薩鎮冰奉中樞命令率領艦隊護送第九鎮至武昌,計有海容、海琛兩艘巡洋艦及楚豫、楚秦、湖鄂、建威、江元等五艘炮艦,一直停泊於武漢江面,如果海軍對第九鎮及黎元洪部隊佔領的城市開炮,將給城市帶來巨大的損失。或許是薩鎮冰看清了局勢,或許是不願意殃及無辜,薩鎮冰沒有執行中樞的命令。在良弼及徐世昌返回京師的時候,薩鎮冰這位海軍提督已經丟下艦隊搭乘一艘英國輪船以治病為名離開了艦隊,而海軍的幾艘軍艦也拔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