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女俠勿怪。這是大帥的吩咐。等大帥到來,您去問他好了。”王之峰總是一副微笑模樣。
“他在哪裡?”
“大帥正在回廣州的路上,很快就到了。一切的疑問,女俠見了大帥自然明曉。”
秋瑾希望看到書報,王之峰派人買回來一疊最近的報紙。
這一看便讓秋瑾發了火,“原來龍謙又鎮壓了欽廉起義!真是人面獸心的東西!我不要他救我!立即放我出去!”
“你不能這樣罵俺們司令!人不可以不懂得知恩圖報。”聽了廣東男子的“翻譯”,派來陪伴秋瑾的那個長相嫵媚的女人說。
“龍謙甘願做韃子鷹犬,與我四萬萬漢人為敵,不是人面獸心是什麼?你去問問他,可記得自己祖宗是誰?”秋瑾將報紙摔在了女人臉上。
難怪秋瑾發怒,報上連篇累牘報道了第五鎮欽廉之戰的訊息,黃興下落不明可能已經戰死的訊息深深刺激了她。
第二十二節義軍
黃興真是命好,自香港登船,沿著海岸線一路向西,風平浪靜,550海里的航程,沒有任何的風波。這一路上韓策有足夠的時間與黃興及馬漢(另一名自日本回國參加起義的廣東籍同盟會員)聊天,十幾天下來,韓策基本可以聽懂馬漢的廣東話了。
從武刀寨(在古裡寨以東12公里)登岸,順利地在古裡寨找到了接頭人。
從接頭人口中,黃興總算了解了廉州起義的最新情況。
“王和順退出廉州後,轉而西進欽州,途中打敗了跟過去的巡防營,繳獲了一批槍械彈藥,順勢襲佔了防城,在與劉思裕的萬人會合兵一處後,北上打下了只有很少清兵守衛的欽州。義軍本想著在官軍抵達前北上奪取靈山,造成更大的聲勢,可惜沒有成功。損失了不少骨幹。現在隊伍退回欽州防城一帶”
接頭人個子矮小,尖嘴猴腮的,但頭腦清楚,幾句話就將局勢解說的清清楚楚,似乎是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在一旁聽著的韓策心裡琢磨著。
“總算沒有誤事,總算趕上了。”黃興長出了口氣。他最怕的就是聽到起義失敗的訊息,對於沒有打下靈山並不在意。接著追問道,“義軍還有多少人?是劉思裕指揮還是王和順指揮?”
“目前大約有1500人左右,但槍彈很少,名義上是王和順指揮。不過,劉思裕的手下有些不大服氣。”
“我們馬上去欽州。”黃興興奮地搓著手。“趙聲的部隊過來了嗎?”
接頭人看了眼韓策和馬漢。
“他們都是跟我從日本回來的可靠同志,他叫馬漢,肇慶人。那一個叫韓策,山東濟南府人氏。”
“還沒有,趙聲的廣東新軍第一標據說早已上路了,還沒有取得聯絡。”老厲低聲道。
“趙聲是誰?”韓策插話道。
“廣東新軍標統,剛接任的。是我們的同志,他去日本時。你恰好回山東了。”馬漢低聲道。他當然想不到韓策是潛伏在同盟會臥底,不過不是清廷的臥底。
“廣東組建新軍了嗎?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韓策問道。
“目前只有兩個標。不過,第二標只是一個空架子,根本拉不出來。趙聲是堅定的革命同志,去年曾準備去湘贛指揮起義,可惜沒有來得及。這回如果他帶的第一標反正,我們就可以徹底佔領廉州府,西進南寧也不是不可能。”黃興對於兩廣局勢比韓策瞭解的深的多,“老厲。你馬上派人卸貨,準備交通工具,我押送武器去欽州接管指揮權。但你不要去了。你的任務是聯絡趙聲,這是最當緊的。”
“好的。”接頭人老厲答應了一聲,“這一路倒是安全。王和順已經派人前來接應了。但前日聽說了一個訊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聽說鎮壓了湘贛起義的山東第五鎮來廣東了”
“是真的!這支韃子的鷹犬與我們有血海深仇!沒關係,他們客軍遠來。水土人情均不服,用不著害怕。”黃興信心滿滿,早想著真刀真槍與滿清幹一場,此刻的黃興豪氣干雲。
“黃先生”老厲似乎還有話要說。
“我現在姓林。”黃興微笑道。這兩年他回國總要化名。
老厲點點頭,“韃子第五鎮是北洋六鎮之一。據說在彰德秋操大出風頭,連袁世凱的兵都不是對手。他們是一個鎮。足有一萬多人,就算加上趙聲的隊伍,我軍滿打滿算不過三四千人,怕不是韃子的敵手”老厲有些遲疑,“第五鎮顯然是來對付咱們的,如果咱們暫時銷聲匿跡,或許他們很快就退回山東了。到時候再幹,把握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