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鄧尼金所部不是伏龍芝的對手,“庫爾斯克戰役表明,紅軍作戰極為勇敢,其下級指揮官的犧牲精神令人欽佩,鄧尼金部隊完全不擁有對手的犧牲精神,而且聯盟軍後勤方面的壓力日益增大,加上聯盟軍內部矛盾並未因建國而消除,聯盟軍的前景黯淡。
王明遠重點分析了鄧尼金集團,“科爾尼洛夫在與鄧尼金的內鬥中失勢,但聯盟南方軍仍有科爾尼洛夫舊部對鄧尼金不服,此其一。其二是擁有10萬人馬的彼得留拉集團軍成為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此次彼得留拉拒絕參加薩馬拉會議已經彰顯了內亂的苗頭,彼得留拉和蓋特曼勾結在一起,一直圖謀烏克蘭的**,跟鄧尼金越來越疏遠,有訊息說彼得留拉在和德國人勾搭,雖然未能核實,但必須做出預防性準備。庫爾斯克戰役後,彼得留拉的部隊因損失很小,成為鄧尼金南方軍的主力,卻一直縮在東烏克蘭休整補充,不肯奉鄧尼金之名接管哈爾科夫戰線,更證明了聯盟南方軍內部的危機,我已以個人的名義提醒鄧尼金注意彼得留拉,他是否會採取必要的措施還不得而知。”
在報告的最後,王明遠指出鄧尼金的仇華思想,“因遠征軍執行了國內的指示(指將烏克蘭工業設施搬遷一空),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