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6部分

說都害怕的地步了嗎?與其如臨大敵,倒不如反省自己究竟是不是變質了的二十八宿。

實際肩負意識國內形態管理的國防部宣傳局明白總統對於文化界的一貫態度,只要不觸犯現行法律,不構成叛國、洩密、誹謗罪,話隨便說,文章隨便寫。?即使真的將那個浙江人告上法庭,也不會有事。劉秀賴以起家的南陽軍事集團中有善保富貴者。但也有身敗名裂者,至少人家不是杜撰。以東漢開國集團比喻蒙山軍,算是很客氣了。如果數一數西漢的開國功臣,下場要慘的多。

元老集團是確實存在的東西。經歷了建國前的十年風雨,活下來的“元老”們如今都是實權派了,在軍隊的,最次也是個准將了。在地方的,職務便更高,當個副省長都覺得委屈。

不過。元老集團的成員大多“盤踞”在軍隊系統,包括兵工系統。轉行脫去他們引以自豪的軍裝到地方任職的不足五分之一。

軍隊都聽龍謙的,現在還看不到反抗龍謙勢力的存在。但國防軍正宗血脈的蒙山軍系統。又存在著三大山頭。1903年龍謙分兵關外,形成了以魯山為首的第一個大山頭,這個山頭就是後來的北方軍系統,熊勳、石大壽、範德平、程二虎等都是這個山頭的代表人物。1906年龍謙統軍南征。留在山東的將領組成了山東軍。這是蒙山軍系統的另一個山頭,以方時俊、葉延冰、吳念、瞿鴻翔為代表。當然,還有一個主峰系統,那就是龍謙親統的南方軍,以王明遠、封國柱、司徒均為代表。每個大山頭下,又分成了幾個小山頭,像南方軍內部,當初的第九協就看不起周毅統領的第十協。認為九協才是正宗。這和後來周毅垮臺有一定關係。梳理龍謙當時帶去湖南廣東的兩個協(旅)軍官的發展軌跡,明顯看出九協出身的前途更為光明。九協當時的營長。現在最次也是師長了,很多已經當時了軍長或者相當級別的參謀主官,或者到了總部任職了。十協就差的多,這還是後來龍謙有意栽培十協系統的軍官,像藍心治、韓子英、隆鴻淵等,才讓十協有了些生氣。周毅倒是“平反”了,但仍居閒職,這次大規模地晉升軍銜,龍謙曾有想法給周毅一個上將,封國柱也同意,但遭到主管軍銜的國防部組織局反對,認為周毅在後勤學院院長的職務上有勞無功,不能壞了規矩,因龍謙不堅持自己的意見,此事也就作罷了。

以現在的大單位為例,國防部長、總參謀長、遠征軍司令官都出身南方軍,南方軍系統的將領還佔據了西南軍區、衛戍區、北方軍區三個大軍區司令的寶座,這足以顯示南方軍在國防軍中的正統地位。山東軍則佔了東南、中央兩個軍區,海軍司令官也出身山東軍。北方軍將領雖只有西北軍區司令一職,但空軍司令出身北方軍,總參、國防部的二級部門主官裡,出身北方軍的最多,另外就是軍長一職中,北方軍也足以與南方軍分庭抗禮

琢磨這些擺不上臺面的東西其實沒意思。上位者的思維不是下面可以理解的,你到不了那個地位,就不會明白其思維定式。王明遠就認為所謂的山頭不足慮,它是事實,卻是過去式,隨著建國以來有意識的人事融合,山頭問題正在解決。但龍謙不那麼認為,他寧願相信山頭依然存在。但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至少對於他不是問題。

令龍謙對元老們擔憂的有兩個傾向,其一是一部分人自恃有功,日益驕橫不法。其二是一部分人不思進取,已經跟不上飛速發展的形勢。在歐戰結束後,國家重心將轉回到內政上,這是確定無疑的。那些鼓吹乘機解決南滿遺留問題的將領們受到了龍謙的批評,比如程二虎,被龍謙調出北方軍區派到了俄國前線。南滿問題肯定是要解決的,但不是現在。南滿問題不是內政問題,而是國際問題。就像香港、澳門一樣。中國強勢崛起已經引起了列強的擔憂,當德國擋在前面時,英法不能出面制約中國。當德國倒下,英國必然圖謀恢復自己在全球的霸權。中國如果在南滿動手,就不止面對日本一國了,很可能要讓中國成為眾矢之的。

便是日本,也不可輕視。根據情治部門及外交部的研究,自1914年山東戰敗後,日本全國頗有臥薪嚐膽的勁頭。那是一個令龍謙厭惡並高度警惕的對手,除了他,全國全軍沒有第二個人對日本保持如此高度的警惕,包括那些曾留學日本和專門研究日本的人士。都認為現在的中國,已經全面超越了日本。陸軍內部不僅提出了南滿鐵路和旅順問題,甚至提出了朝鮮問題。認為到了和日本全面清算的時候了。

海軍也不消停。受陸軍大勝的刺激,一直要求大規模增加水面艦艇特別是大噸位艦艇,目標還是追趕和超越日本,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