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姆內本有鄧尼金第7軍軍部率兩個師駐守,守軍也接到了鄧尼金堅守城市以待援軍的命令,並且與熊勳司令部溝通了電臺聯絡,知道中國盟軍已經增援上來了,但還是出了岔子,當布瓊尼第1騎兵軍逼近羅姆內時,守軍第20師一個團在潛伏的布黨分子的策動下臨陣叛變(在布黨那邊就是光榮的起義了),一下子重創了守軍計程車氣,搞得人人自危,布瓊尼不算猛烈的炮火只轟擊了十五分鐘,20師陣地就全面崩潰,本來就不堅強的防線登時塌了半邊天,第7軍軍部率另一個還算“聽話”的師倉促撤出羅姆內,這座重鎮半天內就淪於敵手了。
聞聽噩耗的熊勳上將命令第1軍立即反攻,將羅姆內奪回來,但他給第1軍的電令裡卻要求第1軍穩步前進,不要企圖在行進間達成目標,“佔領羅姆內的敵軍為騎兵,長於機動,短於堅守,火力定當弱於你們。而後續步兵尚距遙遠,來不及合兵一處,如敵軍堅守城池,則按照常規戰法發揚優勢炮火奪取之,如敵棄城機動,你們可不予理會,先佔領該城,切實控制交通線”
在給第1軍發出戰術指示後,熊勳電報王明遠,“羅姆內已失,已令1軍按原定計劃行動,暫不做變更。確信布黨在俄軍中潛伏人員甚多,俄軍不可靠,此戰絕不可信賴俄軍,一切應立足自己”
王明遠回電,“已提醒鄧尼金注意部隊內部問題。此戰必得殲滅敵主力一部,否則難以打破其優勢,望指揮前移,再創羅馬尼亞之奇蹟。”
羅馬尼亞戰役是葉延冰的得意之作,也是熊勳的成名之戰。王明遠重提此事,希望熊勳再建奇功。
6月19日中午,第1軍前鋒第3師與紅軍炮火相接,羅姆內之戰打響了。(未完待續)
。。。
。。。
第八節羅姆內戰役二
布瓊尼第1騎兵軍出乎意料地順利奪取羅姆內並確信華軍已逼近,引發了後續戰術的爭議。
現在肯定不能按原計劃突向哈爾科夫了。不解決側翼出現的強大威脅,進攻哈爾科夫的主力將陷於被動。而伏龍芝司令員也下達了不出預料的命令:堅決擊敗自基輔方向而來的華軍,保障哈爾科夫方向主力的安全。布瓊尼及其手下主力師師長鐵木辛哥認為,所有的情報都表明,華軍之火力強於紅軍,以騎兵堅守城市甚為不利,準備棄守羅姆內,不與華軍做正面對抗,而是發揚騎兵高機動性之優勢,分路突向華軍的後方交通線尋找戰機。
但該軍政治委員伏羅希洛夫卻不同意。他認為羅姆內極為重要不能放棄,必須等待後面強行軍開進的兩個步兵軍到達後方可實施機動,“我們也需要補給,敵人佔領此地,將隔斷我軍的聯絡,我們兩萬多人深入敵人後方,如果得不到補充,仗怎麼打?還談什麼戰機?”
官司打到了中央代表約瑟夫那裡,約瑟夫站在了他一向信任的伏羅希洛夫一邊,“第1軍應堅守羅姆內等待步兵到達!在羅姆內城下聚殲侵略者!”
鐵木辛哥手下年輕能幹的團長朱可夫聞訊大驚,對師長說,“怎麼能讓騎兵幹步兵的活計呢?敵人重灌備越多,對後勤的依賴越大,只要我軍突入敵軍後方,不信他們不頭疼。只要他們分兵,我們有的是機會!這樣可麻煩了。”
“執行命令吧,不要犯伊萬的錯誤。”鐵木辛哥嘆了口氣。
伊萬是鐵木辛哥手下的團長,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因未執行軍令被中央代表嚴厲追究,槍斃了。那是個很有頭腦的團長,他沒有執行軍令不是畏戰不前,而是採取更為靈活的態度,可惜了那個信仰堅定前程無量的軍官了
華軍第3師正面逼近羅姆內,政治軍官伏羅希洛夫又對布瓊尼的指揮干涉了,他認為應當乘敵人主力尚未全部抵達先擊破其前鋒。絕不應坐等敵人來攻城。布瓊尼也有此意。於是不顧手下軍官的反對,留兩個師繼續構築工事,親率兩個師乘夜出擊,分兩路向華軍第3師發起了夜襲。
激戰在羅姆內以南12公里一個叫謝特拉科夫的小鎮打響。當時天已黑了。從左翼猛撲過來的紅軍第1騎兵師淌水過河。在師屬騎炮營的火力掩護下向謝特拉科夫鎮發起了猛攻,華軍不斷升起的照明彈將狹窄的河床照的亮如白晝,潑水般射來的彈雨把勇敢無畏的騎兵如割麥子般一片片割倒。越來越密集的炮彈如下雨般落在了衝鋒的騎兵佇列中,只有少數幸運者衝上了堤岸
參加過對德作戰的朱可夫冒著被送上軍事法庭的風險,發出了撤退的訊號,華軍的火力太強了,絕對超過了德軍!伏在那條無名小河東岸的一棵柳樹下,朱可夫團長絕望地觀察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