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所言,並非我之首創。”
蕭如燻沒有追究是誰提出了這句話,因為這個觀點他也是想過的,只是沒有進行過這樣的歸納而已。他興致勃勃地對蘇昊說道:“蘇賢弟,以我的想法,我大明就不該死守著這邊牆,應當派出精銳,到草原上主動尋敵作戰,哪怕是不能盡殲蒙古大軍,至少也可以讓他們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如此一來,他們就不能集聚大軍前來犯邊,我們可以大量裁撤邊軍,於國於民都是大有裨益的。”
“你這個想法,為什麼不向朝廷提出呢?”蘇昊問道。
蕭如燻道:“我人微言輕,這樣的條陳哪裡輪得到我去提。再說,要組織精銳到草原作戰,也並非易事,精銳需要訓練,還需要有得力的大將。蒙古人馬上功夫甚是了得,一萬人對一萬人,我明軍毫無勝算。而若要調動更大的軍隊,耗費也是極大,而且大軍騰挪極慢,無法跟上蒙古人的足跡。所以愚兄這個想法,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我倒覺得蕭大哥的這個想法不錯。只是看如何完善而已。”蘇昊說道。
他對明朝的軍事瞭解不深,只是憑直覺認為蕭如燻的這套策略是對的,與其取守勢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迎敵,消耗蒙古軍隊的有生力量,使其無力組織起大規模的入侵。但具體說到這個策略如何實施,卻是有許多細節需要推敲的。他決定,等回去之後,便向徐光祖、李贄等人請教,看看這一位有實踐經驗的老兵和一位大儒能不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
“此事容日後再議。”蕭如燻道,“蘇賢弟,這一路走來,都不是你說的煤藏所在嗎?”
蘇昊舉起馬鞭向前一指,問道:“各位,可有人知道前面那條山谷叫什麼名字嗎?”
蕭如燻的親兵中有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的,聽到蘇昊發問,當即答道:“回蘇將軍,那條山谷並沒有正式的名字,不過當地土人叫它汝箕溝。”(未完待續。。)
ps: 第六更了,時間還早,不過不想再寫了,一天18000字,寫得人都犯惡心了,玩會星際爭霸去
325 採煤
“就是此處了!”蘇昊說著,一馬當先跑進了山谷。
蕭如燻等人大喜,跟在蘇昊身後也進了山谷。只見蘇昊到山谷中間,一邊驅馬緩緩前行,一邊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兩邊山崖的斷巖,嘴裡唸唸有詞。邊軍官兵們不知道蘇昊是在做什麼法術,都緊閉著嘴,大氣都不敢喘。
少頃,蘇昊來到一處緩坡前,跳下馬來,用腳跺了跺地面,笑著對蕭如燻說道:“蕭大哥,如果我沒弄錯的話,由此向下,百尺之內必定出煤。”
“真有這麼神?”蕭如燻也下了馬,懵懵懂懂地左顧右盼了一番,實在看不出這個地方與其他地方有何區別,為什麼蘇昊就能言之鑿鑿地說這底下有煤。
蕭如燻當然不知道,蘇昊是根據地表裸露的岩石來判斷岩層走向,再根據成煤條件來推測煤礦可能蘊藏在何處。其實整個汝箕溝底下都有煤炭蘊藏,自上而下有幾十個煤層,蘇昊剛才只是在找一個煤層最淺的位置而已,否則,以當年的開採條件,要挖出一個幾百米深的煤層幾乎是不可能的。
“賈元!”蕭如燻回頭喊道。
“末將在!”一名偏將應聲而到。
“你帶10個人,從現在起就駐紮在此處,不得有失。本將明日就調軍士來挖礦硐,此間的一切,由你負責。”蕭如燻大聲地下令道。
“末將遵命!”賈元站得筆桿條直,胸脯鼓鼓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顯然是為自己得到如此重要的一個差事而感到自豪。
勘定了煤礦的位置,蕭如燻和蘇昊也就沒必要再在山谷裡待著了,二人驅馬緩緩向山谷外面走,親兵們則騎著馬在後面跟隨。賈元帶著他的10個手下留了下來,他們揮動腰刀。把四周的荊棘砍倒,清出場地,看那意思真是準備在此安營紮寨了。
雖然還沒有真正見著煤,但根據這一路上與蘇昊聊天的情況,蕭如燻相信蘇昊不是一個信口開河的人。他既然聲稱此處有煤,那麼能夠挖出煤的機率是非常大的。想到煤礦投產之後能夠帶來的種種好處,蕭如燻按捺不住地就想朗聲大笑。
“蘇老弟,你真是愚兄的貴人啊,不,你是整個寧夏衛數萬邊軍的貴人。你要知道。如果我們這裡能夠挖出大量的煤,整個寧夏的面貌就能煥然一新。”蕭如燻感慨地說道。
蘇昊笑道:“蕭大哥身處平虜城,胸懷寧夏鎮啊,事事都能想到整個寧夏鎮的興衰,我看比那寧夏城裡的黨巡撫和張總兵更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