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精明的。

“閒話少說,老莫。趁著現在吃過飯沒事,我就給你改改這個灶。”

尹國賢說著就站起身,挽起袖子往灶間走。莫三裝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象徵性地攔了一下。也就隨著尹國賢一起去了。

蘇昊利用後世知識所設計的省柴灶,經過在豐城的推廣之後,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韓文從豐城調到淮安去當知府。捎帶著把省柴灶的經驗也帶過去了,在淮安全境推廣,將其作為一項惠民工程。要推廣省柴灶,韓文當然要藉助蘇昊的力量,而蘇昊則是把技術傳授給勘輿營的官兵,然後讓他們再去傳授給當地的泥瓦匠們。因為這個緣故,勘輿營官兵或多或少都懂一點省柴灶的建造方法,這麼一項技術在農村無疑是能夠得到極大歡迎的。

農村裡面,各家各戶的事情毫無秘密可言。尹國賢給莫三家改造省柴灶,這個訊息一下子就傳遍了全村。莫三家小小的灶間成了一個展館,村裡的男男女女輪番過來參觀,一邊看一邊評論。不久,又有其他人家也傳出訊息,說住在家裡的官兵也在幫他們家改造爐灶。一時間,全村都鬧騰起來了,有一路小跑去村外挖黃泥的,有忙著去集上找鐵匠打爐篦子的,也有東家走走、西家串串看熱鬧的。

“這些官兵到底是想幹什麼呀?”鄉老莫正相、莫正元湊在一處嘀咕道。

“聽里長說,他們是什麼勘輿營的。”

“勘輿?那不是道士做的事情嗎?”

“不是道士那種勘輿,他們說他們是畫地圖的。”

“畫地圖的?這和打灶有什麼關係?”

“聖人說,事有反常必為妖,我看其中必定有詐。”

“聖人說過這話?”

“”

這樣的討論當然是沒什麼結果的,事實上,同樣的疑惑也在汝寧府無數個鄉村計程車紳們心中盤旋著,但他們根本無法猜出這其中的玄機。有些豪強也聽說了這樣的訊息,他們同時還知道這支名叫勘輿營的隊伍是跟著那個朝廷派來查案的蘇學士一起來的。但他們的腦子無法把查案與改造省柴灶這樣的事情聯絡起來,最後就只能把這些都當成蘇昊的一種親民秀了。

這個年輕的學士,估計就是靠這樣一些雞鳴狗盜的手段爬上高位的吧?至於說要查什麼豪強侵佔土地案,呸!

地主和官吏們都這樣輕蔑地想道。(未完待續。。)

ps: 10月是起點的歷史軍事月,可是橙子卻在悽慘地處理資料寫專案報告,實在是鬱悶啊。《 假期第一天,早起碼出一章,然後接著幹活去。 大家手頭有保底月票不?如果不覺得橙子人品不好,就投給本書吧。

287 汝寧科學院

“蘇學士,吳先生,你們看這個科學院就建在此處如何?”

這是在汝寧城外的一處農莊,崇王世子朱常津興致勃勃地指點著莊子上的房舍,對跟在他身邊的蘇昊以及老學究吳之誠說道。幾名隨從都被朱常津趕得遠遠的,因為朱常津嫌他們太沒有眼色,會影響他與蘇昊、吳之誠之間的談話。

吳之誠是蘇昊推薦給朱常津的,朱常津帶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差人專程前往江西豐城給吳之誠下聘書,請他到崇王府來當幕僚。吳之誠起初對於這個邀請很不以為然,如其他讀書人一樣,他對於這些藩王是非常不屑的,更不覺得這些人會有什麼真正的求賢之心。

不過,朱常津派去的下人同時還帶去了蘇昊寫給吳之誠的信,信中對於朱常津的情況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說明朱常津此次聘請吳之誠,是出於探尋格物之道的想法,這與吳之誠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是非常吻合的。吳之誠讀過這封信之後,改變了初衷,帶著自己的幾大箱子書,千里迢迢地來到了汝寧。

朱常津在自己院子的客廳裡召見了吳之誠,二人不知談了些什麼,到吳之誠出來的時候,朱常津竟然親自送到了門口,這可是從來沒有人享受過的禮遇。

緊接著,朱常津就差人給蘇昊送信,聲稱自己想辦一個書院,以吳之誠為院長,招攬天下英才,專事研究佛郎機學說,據說這個動議還得到了崇王朱翊爵的贊同。

“世子,這個動靜是不是有點太大了?”蘇昊好心好意地勸說道,他擔心這位二世祖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回頭萬一沒興趣了,豈不是要留下一個爛攤子給別人去收拾?

“人生苦短,學海無涯。我輩既知有如此精彩的學說,豈能不大張旗鼓追逐之?”朱常津頗有詩意地說道。

“可是,世子想追逐些什麼呢?”蘇昊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