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憑藉優勢裝備,在飛機、重炮、坦克的配合下,向原平發起猛攻。姜玉貞親臨指揮,敵人多次進攻被打退,姜旅傷亡日益慘重,陣地逐漸縮小,日軍形成對原平的包圍態勢,最後,姜旅不得不退入城內。到第7天,日軍從城東北角突入,佔領城的東半部,與姜旅隔街相抗。這時,姜玉貞又接到命令,命他再守3天。他當即表示:〃誓死抗戰,無令不離斯土。〃10月8日崞縣失守後,大量日軍圍援原平,城的西北部也被攻佔。此時姜旅的5000人,還只有二三百人,被圍困在城東北角,但將士們毫無懼色,在姜玉貞率領下與敵展開巷戰,短兵相接,逐院爭奪。一直堅持到10月10日子夜,完成了守城任務。之後,姜玉貞率餘部突圍,不料,在城外被敵炮彈擊中,以身殉國。此次戰鬥,姜玉貞旅與敵血戰10天,以劣勢之軍抗擊強寇,幾乎全部壯烈殉國。11日,日軍佔領原平。
//
…
敵後和翼側破襲(1)
…
為配合忻口正面抗擊日軍的進攻,八路軍在日軍翼側和後方積極打擊日軍。第115師一部於10月13日佔領平型關,將團城口至東河南鎮的公路破壞,16日佔領團城口,接著收復砂河鎮、繁峙和渾源縣城;一部在察南、冀西活動,收復淶源、蔚縣、靈丘、廣靈、曲陽、唐縣。第120師一部截斷懷仁至崞縣的交通,另一部對崞縣地區日軍發動攻擊,隨後進至雁門關地區截擊日軍交通運輸線,18日在雁門關以南伏擊日軍運輸隊,擊毀日軍汽車數十輛。八路軍120師不但完成了襲擾日軍主要運輸線的任務,而且使忻口前線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日軍向國民黨軍隊進攻,八路軍則向日軍進攻,從而迫使日軍忻口前線陣地同時構築兩個對外正面:對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正面和對八路軍的防禦正面。這樣,敵人全部人馬四面臨敵,陷入疲憊和消耗之中!尤其是對敵運輸線的破壞,使板垣師團的軍需供應極度不良;食物不足,兵士們飢飽無常,彈藥短缺,各種兵器的效能不能充分發揮;油料缺乏,機械化裝備和其他機動車輛不能足數出動;重兵器成了兵士的負擔,一門大炮要幾十人推拉;晉北的10月已寒氣襲人,但敵人卻沒有冬衣。兵士食不果腹,衣不禦寒,不得不以軍毯裹身,玉米充飢。還有傷兵不能及時後送,在塹壕裡呻吟不已;死者不能轉運,陣地上屍橫枕藉。因而士氣沮喪,軍心動搖,板垣實無力爬過忻口了!120師切斷了日軍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補給線,115師打擊了蔚縣至代縣的日軍交通補給線,使進攻忻口日軍的彈藥、油料供應瀕於斷絕,攻勢頓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在山西省代縣以南陽明堡襲擊日軍前線機場的戰鬥。
1937年10月上旬,日軍突破山西省北部國民黨軍防線,侵佔代縣、崞縣(今原平市崞陽鎮)後,繼續南犯。國民黨軍退守忻口一帶,阻止日軍進攻太原。為配合國民黨軍作戰,八路軍第129師奉命在代縣、崞縣以東地區;執行側擊南犯日軍後方的任務。
此戰是129師自改編後首次對日作戰,師長劉伯承命令第385旅第769團(陳錫聯為團長)在原平東北側擊雁門關向忻口進擊的敵人。特別交待陳團長:〃我們師抗日的第一仗就看你的了。第一仗可打小一點,但第一炮一定要打響,出師的首戰勝利特別重要,〃〃部隊單獨行動,你們要獨立自主,機斷行事,也就是說在上級總的意圖下,根據千變萬化的情況,抓住戰機,主動殲敵。可以一邊打一邊上報,也可以打了再報。否則就要坐失良機,不但消滅不了敵人,反而使自己陷入被動。〃
陳錫聯根據劉伯承的指示,率第769團於次日清晨向指定地點開進,兩天後到達目的地代縣以南的蘇龍口一帶。蘇龍口南距忻口百餘里,位於忻口至大同公路的東側,是側擊日軍的理想地點。陳錫聯透過偵察發現附近的代縣、陽明堡等地已被日軍佔領,日軍的汽車整天在這一帶公路上運輸兵員、輜重。飛機從陽明堡方向輪番起飛,轟炸忻口友軍防禦陣地。他判斷飛機場就在陽明堡周圍,於是帶著第二營營長孔慶德、第三營營長趙崇德,爬到滹沱河南岸的一個山頭上觀察。三人抬眼一看,對岸日軍機場歷歷在目:機場位置在陽明堡鎮以南,機場裡準備起飛的飛機正在加油,裝彈,剛剛降落的飛機則由汽車牽引到停機坪的一角檢修,機場裡活動的人員並不多。走下山來,他們又設法找到陽明堡附近的群眾進行了解,證實因日軍初到中國戰場,還沒有重視後方戒備。但陽明堡鎮駐有不少敵人。瞭解到機場共有飛機24架,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