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漠不關心及把他們置於危險地位等錯誤態度。經過上述方針,爭取他們與紅軍團結一致,使他們真心願意圍繞於紅軍周圍。為達上述目的,除作戰指揮由上級負責外,對他們應取態度及方法須向全軍指戰員進行教育,使此方針能全體徹底執行之。〃
在閻錫山還沒有明確作出對忻口戰役的全面部署,尚在舉棋不定的時候,毛澤東已認定〃山西軍已處最後關頭,將不得不打一仗〃。〃此戰役之關鍵在於下列三點:
(一)娘子關、龍泉關之堅守。
(二)正面忻口地區之守備與出擊(出擊是主要的)。
(三)敵後方之破壞。
為達上述目的,必須:
(一)要求南京速加派主力軍3、4個師位於娘子關。
(二)要求衛立煌軍4個師擔任正面出擊兵團之主力,晉軍以2個師協助出擊,餘任守備。(三)八路軍第115、第120兩師主力擔任從東西兩面破壞敵人側後縱深地區。另要求南
京派主力軍2個師從淶源、蔚縣行動。〃
當事態發展果如毛澤東所料,不得不借助忻口要打一仗時,毛澤東經過若干時日的深思熟慮,提出保證忻口戰役的勝利,必須具備如下4個條件,缺一不可。4個條件是;
1.擔任佔領陣地防禦的部隊,必須能頑強堅守。
2.擔任從兩翼出擊的部隊,必須適時能勇猛出擊。
3.擔任截斷敵後方運輸供給線的部隊,必須保證確實截斷平型關、雁門關敵後交通,使敵人糧彈油料供應不上。
4.必須有得力部隊保障戰役翼側的安全,以防止敵人迂迴到我方部隊的側後。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對山西的作戰方針,及時向閻錫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按照自己對這一帶地區考察的實際情況,著重提出:正面防堵,損失必大而勝算小,建議中路地區以少數兵力鉗制敵軍,加強側面部署,以主力向東北代縣方面出擊,可收阻敵向南突入之效。
//
…
外圍爭奪
…
石煥然(1895…1937)陸軍70師410團上校團長(山西絳縣入)。1937年10月,日軍進犯太原,石奉命率部趕至崞縣城北東橋村設防。7日,日軍在重炮掩護下發動進攻,崞縣北城牆被轟塌10餘丈,日軍竄入城內。石率部與敵展開激烈巷戰,並投擲手榴彈數十枚,使日軍死亡枕藉。激戰中,石不幸中彈犧牲。
日軍在佔領茹越口、鐵角嶺、平型關之後,會師於繁峙,進攻綏遠的察哈爾派遣兵團另一部則於9月28日攻佔朔縣,30日越過陽方口,向晉北交通要點寧武進攻。至此,中國軍隊內長城防線又被敵突破,日軍逼近忻口。10月1日,華北日軍主力板垣第5師團及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第一、第二、第十五混成旅團與特種部隊等共3萬餘人,沿代縣至原平公路發起進攻,忻口戰役序幕拉開。
日軍以正面進攻結合迂迴,在猛烈的炮火、坦克和飛機支援下攻打崞縣、原平。守軍第19軍主力奮勇阻擊直至白刃鏖戰,堅守一週,戰鬥十分慘烈。4日,日軍混成第15旅團從崞縣以西迂迴,向原平鎮猛攻。此時,從平漢路石家莊調來的衛立煌部還沒有趕到,由五臺山向忻口轉移的晉綏軍兩天後才能到達,形勢十分危急。
為使主力部隊有充裕時間集結忻口與敵決戰,第2戰區司令部命令中國守軍死守崞縣、原平,以待後續部隊到達。
5、6兩日,日寇集中炮火對崞縣中國守軍猛烈轟擊,陣地幾乎完全被炸。第19軍第407團官兵傷亡極為慘重。7日,圍攻崞縣的日軍增加到5、6千人。日軍以飛機20餘架、野重炮30餘門對縣城狂轟濫炸6個小時,北城牆被毀,第41團傷亡殆盡,敵人乘機突入。東西城牆守軍奮勇夾擊,與敵人展開巷戰肉搏。入夜,中國守軍各級軍官親自率軍堵擊敵人,日軍有增無減,局勢無法挽回。8日,王靖國軍長不得不率餘部突圍,崞縣陷落。駐守崞縣西關獨立第7旅一個團全部殉國,團長劉連相、石煥然在戰鬥中陣亡,崞縣陷落。
9日,敵又大舉圍攻原平。原平鎮守軍為姜玉貞第196旅。為使主力能完成在忻口的集結,第2戰區長官部命令他〃雖剩一兵一卒,也得在原平死守7天(從10月1日起)〃。在部隊由代縣向原平轉移的途中,日軍已經在背後追趕了。在距原平還有20裡的地方,姜旅即與敵第15混成旅接火,且戰且退。在原平鎮外,姜玉貞命令所部構築工事,死守鐵路和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