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不肯退讓,一再解釋他的立場。他寫道,“所有關於今年英美進攻法國的談論已經迷惑了敵人,已把敵人大量兵力牽制在法國的海峽沿岸。”這樣的進攻是不可能的,但是這種威脅必須保持下去,“最明智的方針是利用‘鐵錘’行動作為‘火炬’行動的障眼物,當‘火炬’行動開始時,宣佈它就是要開闢的第二戰場。這就是我們自己要做的事。”丘吉爾急於離開,因為他感到要爭取斯大林同意他的觀點幾乎是沒有希望的。他在15 日晚拜訪斯大林時,只是想去辭行的,因為他在次日清晨要飛往開羅。但是斯大林卻宴請他。他們到了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的住所,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拉娜招待他們吃晚飯,他們又談了六小時。現在斯大林在談話中贊成“火炬”行動,並同意對後吉爾所喜愛的進攻挪威北部的“朱庇特”行動進行合作。作為報答,丘吉爾說,他認為人能夠允諾言。
當黎明快到來的時候,丘吉爾辭別了蘇聯領導人,休息了一會兒,登上了飛往開羅的飛機。他已經說服了他的盟國:通向柏林的路必須從北非開始。
他打算徹底改組在埃及吃了敗仗的英國軍隊,這一改組在現代歷史上是空前未有的。他在開羅遇上的對英國榮譽的另一次打擊是迪埃普滲敗的訊息。但是,當時他首先關心的是隆美爾。在總司令部的一次會議上,他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慷慨激昂地說:“隆美爾,隆美爾,隆美爾!只要能打敗他,別的都好辦!”他把奧琴勒克和他的大部分參謀人員(除了德甘岡)免職,然後任命布魯克所寵愛的兩位將軍來代替奧琴勒克和利特奇。中東總司令為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任第八軍軍長。他們是才智出眾的、配合得完美無缺的一對:亞歷山大是戰略家、保守派;蒙哥馬利是戰術家、激進派。英國首相在吉薩大金字塔下、總司令部所在地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告訴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他們的目標不是抓住“沙漠之狐”,而是要殺死他。他們從“超級機密”得知,這個任務的困難程度比英國公眾所設想的要小些,因為當隆美爾到達邊境時,他的軍隊已精疲力竭,只剩下十二輛坦克了。而第八軍卻有將近一千輛最新式的坦克正在從海路運來。
在吉薩的會上,丘吉爾和他的指揮員們辯論了隆美爾取得勝利的原因(他的膽略和個人勇敢外)。他從來沒有具備過兵力上和優勢,雖然他的坦克比英國的坦克要好一些。他的部隊至多不超過十萬人,其中一半是勇敢精神和戰鬥能力參差不齊的義大利人,而在這個戰區,英國正式軍人達七十五萬人。
那麼,隆美爾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弗蘭克·邦納·弗勒斯上校是駐開羅的美國武官。他的任務是向華盛頓彙報英國在中東的軍事和外交計劃和行動。費勒斯幾乎接觸到他需要得到的所有的情報;他是總司令部和英國野戰部隊的常客,他受到熱情的接待和信任。託布魯克戰役以後,當英國人開始檢查無線電通訊的安全問題,以確定他們的密碼是否洩密時,注意力開始集中在費勒斯身上。這位上校對安全問題是謹小慎微的;他發往華盛頓的電報總是用“黑色密碼”,這是美國武官在全世界都用的一種密碼,並認為是十分安全的。但是在1942 年7 月對德國在特勒利薩的無線電臺進行的一次小規模進攻中,發現“黑色密碼”已被德意密碼組織完全破譯了。在襲擊中,從獲得的檔案得知,“黑色密碼”的洩露,不是由於密碼被破,而是由於密碼被竊。在羅馬美國大使館工作的一個義大利人是義大利情報組織的特務、撬鎖的專家。他在1941 年8月開啟了美國武官諾爾曼·E ·菲斯克上校的保險櫃。他得到了“黑色密碼”,照了相,然後放回原處。意情報組織的頭子西沙爾·阿梅向德國諜報局提供了一份抄本,從此德國人能夠讀到世界各地的許多美國軍事電報,包括費勒斯上校的電報。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收穫。大約從1941 年9 月末到1942 年8 月,費勒斯幾乎每天發一個報告到華盛頓,彙報英國的兵力、增援、裝備、士氣和英國在埃及、利比亞、地中海東部和中東的計劃。他的報告包括對司令員的能力、聲望和戰術的研究;護航船隊和戰艦的活動;坦克和空軍中隊的位置、裝備、耐用程度。費勒斯每天把報告送到開羅市中心的埃及電報局;當這些報告每天火速到達華盛頓時,每組字跡清楚的密碼被德國人記了下來,譯出後送給隆美爾和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美國密碼學歷史學家大衛·卡恩寫道:“它們是什麼樣的電報啊!它們向隆美爾提供了在戰爭過程中,一個軸心國的司令員可以得到的,無疑是最寬廣、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