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能看“超級機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沒有按照德甘岡的情報採取行動,可能是他以為隆美爾的欺詐和掩飾行動影響了奧琴勒克。

在1942 年6 月13 日被稱為“黑色的星期六”的那天,利特奇命令大約三百輛坦克發動進攻;它們徑直進入隆美爾的伏擊圈,在半天內,八十八毫米的大炮消滅了二百三十輛。戰爭在幾小時中就失敗了。

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向前推進,像一把尖刀插入英國陣地,佔領了託布魯克,俘擄了守衛部隊三萬三千人,並揮師前往埃及邊境。在這次不折不扣的潰敗中,第八軍混亂不堪地撤退到阿拉曼。總之,隆美爾使利特奇軍隊遭到七萬五千人的傷亡。利特奇被撤職,少數剩下的坦克撤退到埃及。在開羅,英國政府機關焚燒大量機密檔案,這一天於是被稱為“灰燼的星期三”。英國艦隊準備撤退到紅海,而墨索里尼卻騎著白馬,帶著樂隊,拿著伊斯蘭寶劍,準備向開羅勝利進軍。希特勒使隆美爾成為“全國愛戴的”、德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元帥。德國最高統帥部製作了佔領埃及和蘇伊士的戰役紀念章,德國的宣傳家進行宣傳使埃及人民對他們的“解放”有所準備,而德國銀行則大量印製佔領地的貨幣。這是現代史上英國軍隊遭受的最令人震驚的一次失敗。

英軍在北非的潰敗標誌著盟軍失敗的最低潮。雖然隆美爾最後在阿拉曼被擋住了。丘吉爾需要做的事是恢復盟國的信心,同時在推行他的戰略問題上急切要求美國予以合作,這是另一回事了。蘇聯認為英國和美國答應他們在1942 年開闢第二戰場,入侵北非對他們來說有什麼用呢?德國人正在包圍列寧格勒,離莫斯科只有五十英里了,他們已跨過頓河,站在斯大林格勒的大門口了。

1942 年8 月12 日,丘吉爾同賈德干、布魯克以及別的參謀長們一起飛到莫斯科,解釋西方盟國為什麼不能在1942 年進攻歐洲,並向斯大林通報“火炬”行動和它的戰略意義。這是兩個人第一次的會面,也是令人不安的,甚至是危險的會見。斯大林不可能忘記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派軍隊到蘇聯鎮壓布林什維克革命,也不可能忘記英國間謀羅伯特·布魯斯一洛克哈特曾經卷入暗殺列寧的陰謀。此外,斯大林相信,英國和美國正在狼狽為奸,在他們反攻歐洲大陸以前,使蘇聯和德國互相殘殺,精疲力竭。對丘吉爾來說,他正在向斯大林通報,而同時也一心想欺騙德國人。

這兩個人在克里姆林宮的一間陳設簡單的房間裡,在列寧的標準像下見了面。斯大林穿著淡紫色的緊身上衣,褲腿塞在靴子裡,他冷淡、精野、不斷地盤算對方。他透過翻譯問英國為什麼“這樣害怕德國人”。面對指桑罵槐地批評英國的懦弱,丘吉爾怒氣衝衝地站起來為他的戰略辯護。他解釋說,沒有人答應過蘇聯要在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那一年,英國正在計劃以迪埃普空襲進行牽制。如果西方大國在法國登陸,他們必須有留在那裡的打算,但是,在1942 年,這是不可能的。丘吉爾接著說,美國和英國正在準備“在1943 年舉行一次很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他沒有講這次軍事行動是什麼,但是他給斯大林的印象是,這次行動是跨越海峽的進攻。丘吉爾是在弄虛作假,西方大國並沒有達成這樣的協議。也許丘吉爾在沒有軍事力量可以運用的時候,就酷愛利用策略和特種手段。他正試圖為一個大規模的戰略欺騙計劃播下種子,倫敦監督處要在1943 年在法國北部執行這項任務,以吸引在蘇聯和義大利的德國兵力,這個計劃被稱作“帽徽”行動。

然後丘吉爾的話題轉向盟國在1942 年真正想採取的行動——“火炬”行動。他解釋說,在用欺騙的手法把德國人拖在法國的同時,西方盟國將在北非登陸。他說,“火炬”行動必須和1943 年的行動同時考慮。斯大林似乎很感興趣。當會見結束時,給丘吉爾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至少僵局已經打破,領導人的接觸已建立起來”;正如賈德干所寫的,丘吉爾感到他已經“扔掉了(羅斯福許下的)在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的半截保證的重擔。”他錯了。

在翌日傍晚的第二次會見時,斯大林重新發動進攻,並直接指責英國懦弱。

這對丘吉爾來說是太過分了。他突然“滔滔不絕地進行雄辯”,他講得這樣快,以致翻譯都來不及翻了。斯大林舉起手來,並宣佈:“我不懂這些話,但是,上帝呀,我真喜歡你那股子勁兒!”會見這樣突然地結束了。

第二天,兩國領導人互換備忘錄,辯論繼續進行,筆墨官司代替了口頭辯論。丘吉